文章來源:北京科技報
《茉莉花開》與2006年最新電影《理發(fā)師》、《伊莎貝拉》等一致的是,導演侯詠希望運用年代的轉移,展現(xiàn)出女性雖然會經歷時間的磨礪(磨礪與茉莉是諧音,不知道是否是有意安排),但像花一樣鮮亮美麗的心靈依舊會生生不息。
故事
那些花兒在磨礪中綻放
《茉莉花開》是一部反映一家三代女性的愛情與婚姻的故事,以獨特視角展現(xiàn)了20世紀中國的歷史變遷和女人的命運。
第一部分:茉,一個由經營著照相館的單親母親養(yǎng)大的18歲少女,在遇到孟老板后一生的命運發(fā)生了改變,她成了明星,同時也懷上了孟老板的小孩。茉生下孩子不久就被拋棄了,失去了明星的光彩,她為這個私生女取名叫莉。那是上個世紀30年代舊上海的事。
第二部分:莉,一心要離開這個陰冷的家,嫁給了水泥廠工人鄒杰,她決定生個小孩,但她偏偏不能生育,只能從福利院抱了一個女孩,取名叫花,莉對生活仍然極度不滿,甚至懷疑自己的丈夫與養(yǎng)女有染,丈夫選擇了臥軌自殺,莉精神分裂離家出走了。這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
第三部分:花,她找了個男友小杜,在結婚后懷孕,不久發(fā)現(xiàn)小杜有了外遇,她堅決地提出離婚并把小孩生了下來,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事。
專家
破解堅強的心花最終會綻放
單看每一朵“花”,會有一種“開始的美麗隨著荏苒時光而變得凋零萎靡”的頹廢傷感,但如果你能開闊視野,縱觀整部電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導演正是用這些花兒來闡述經過“磨礪”的花兒最終會美麗的“綻放”,因為她們經過了年輪的洗禮,心靈變得堅強而隱忍,寬容而開放。
茉:淡定背后的虛榮與報復心理
身著代表大自然清新綠色旗袍、散發(fā)淡淡綠茶清香的茉,一出場便給人清新脫俗的感覺。但她由于對電影明星的狂熱愛好,她認為,女性靠男人“捧”才會成名,才會幸福,因此,一味依靠男人的女性虛榮控制了她的整個心靈,在恍惚被男人欺騙那一刻,她才匆匆收拾行囊被動離開舒適的生活。
在離開時,導演用曾經鮮亮的“茉”在陽臺上向離去的“茉”揮手告別,實際上預示著的僅僅是茉此時的心態(tài)仍然是在墜落下去,并沒有做好積極面對人生的準備。
果然,回到自己家中的茉,將怨恨錯誤地強加到母親身上,強烈的報復心遮蔽了她的眼睛,而忽略了對母親的關愛。直到她承受了失去母親沉痛的哀傷后,打了娘舅兩耳光后,她那離去背影和抱住女兒的堅定,才讓人們對這朵花兒經歷住人生磨難而最終堅強起來而肅然起敬。
莉:家庭背景引發(fā)類偏狂性精神病
在母親離去的背影同時,導演也為觀眾留下了懸念,也是影片啟承轉接的關鍵點———年幼莉看世界的眼睛。
與茉形成反差的是莉,她一出場導演便給予了戲劇性的臺詞“這顆紅記長得多好,一定有好運在等著你,我們也跟著轉運了。”為觀眾留下了一個思考的問題:“茉一家會因為莉的到來而改變嗎?莉的命運會好嗎?”人們期待著喜歡穿紅色衣服的莉能夠不像她母親的命運那樣悲慘。
然而,就在觀眾有所期待時,莉那雙大眼睛卻已經看到了許多不該發(fā)生的事情:外婆的自殺,娘舅對母親的凌辱。小時的家庭背景令她整日誠惶誠恐,心靈不再安定,再加之無法生育的創(chuàng)傷事件,她患上了類偏狂性精神病,產生了幻視幻聽。她在冥冥中總是充滿對母親失去貞潔的恐慌,因此導致了對丈夫忠誠的不安……莉的猜疑有一定客觀依據(jù),有可以理解的原因,當她真正理解不再堅持時,丈夫卻用選擇自殺來表達了對莉的愛。
花:直面困難惟有堅強的心
其實第三章可以看做一部母親的抉擇科教片,章子怡成功示范了如何做一個孕婦和好媽媽,從固執(zhí)堅定要把胎留住,到丈夫變心后她自力更生躺在床上做安胎操,及自行打的士演習到醫(yī)院計算時間,配備好工具箱自己接生等。
第三章中的“花”,雖然沒有了茉和莉那樣華麗的外表,著裝也變得平民化,從軍裝到簡單的襯衫加毛背心。但花面對著相似的不幸,沒有逃避也沒有報復,而是選擇了直面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困難,不偏執(zhí)、不頹廢,積極堅強地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
馬桶位置的轉移引發(fā)了對私密安全感的恐慌
馬桶是本片的重要道具,昭示了人物命運流變之根源,也細膩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
馬桶是片中所謂解放前電影明星資產階級和根正苗紅工人階級的巨大鴻溝的縮影,是他們婚姻的定時炸彈。
莉和鄒杰新婚,嬌生慣養(yǎng)的莉開始會顧及到丈夫和婆婆的面子,只是淡淡地表達了希望馬桶放到房間外邊的愿望。隨著莉在婆婆家生活的不如意,婆婆殺傷力的語言,就在丈夫將馬桶再次拎進臥室后,莉心理承受能力達到極限,一個馬桶引發(fā)的戰(zhàn)爭終于爆發(fā)了。
在心理學上,馬桶象征著私密性。馬桶應該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廁所里,《茉莉花開》中卻多次被拎到莉與丈夫的臥室里,莉感到自己的私密被打破,一種不安全感由弱及強。
心外說戲
章子怡很會把握人物心理
有人說,章子怡老是拉著臉,不會演戲,但其實我們從章子怡表演過的《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等片子里,可以看到她骨子里的任性倔強本色。
在《茉莉花開》中,她一人獨飾演三角,心理表演分量增大。然而,每個人物內心情感豐富,章子怡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扭捏著身體演唱“好一朵茉莉花”到做人流手術時發(fā)狂奔出,她將女性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演繹得非常到位。
“茉莉花”三代女人都因為缺乏父愛碰上負心漢而飽經折磨。阿茉對母親的報復就是勾引繼父;阿莉產生幻覺發(fā)病的部分更是入木三分;最后,花看到一朵“和睦美滿家族”美麗花朵盛開時那滿足的微笑,在心理上層層遞進,顯示出深厚的功力。
名詞
解釋類偏狂性精神病
偏執(zhí)性精神病又名妄想性精神病。這是以妄想為中心的一組精神病,屬于內因性精神病范疇。除妄想外,人格常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會適應能力。偏執(zhí)性精神病,臨床上主要分偏執(zhí)狂及類偏狂性精神病。
偏執(zhí)狂者主要有不可動搖的、固定的系統(tǒng)性妄想,慢性演進,呈不易緩解的“持久性”。
類偏狂性精神病者也是以妄想為主,一般可伴有幻覺(以幻聽、幻觸為多見),但妄想結構不如偏執(zhí)狂緊密,系統(tǒng)化程度較弱。人格也較完整;可保持一定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偏執(zhí)性精神病要與正常的猜疑相區(qū)別。猜疑有一定客觀依據(jù),或有可以理解的原因,經分析解釋后不再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