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縱容孩子大享"口福"
建議孩子的飲食:
1.每日應保證奶及奶制品、魚、 蛋、禽、肉類等優質蛋白的攝入:谷類、薯類、豆類食品占35%~40%; 新鮮蔬菜、水果占35%;糖、油占2%~3%;調味品、鹽占2%。
2.每周食譜內應保證一定數量的海產品、豆制品、動物肝臟等。
海產品富含碘、鋅、鈣等元素;豆制品與動物蛋白混合食用,可起蛋白互補的作用;動物肝臟富含鐵元素。
3.少吃零食、按時就餐、不貪生、冷,注意衛生。
六一兒童節快來臨了,孩子們也開始緊鑼密鼓地策劃去哪里“宰”父母一頓,洋快餐、西餐無疑成了很多孩子的首選。廣州市中 醫院兒科楊穗紅副主任中醫師提醒,正出于長身體階段的孩子,還是應該多吃家常菜,媽媽做的菜最有營養。
楊穗紅說,現代生活注重健康,而科學的飲食則是保持和增進健康最簡便的方法。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長期不良的膳食結構與飲食習慣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許多人就是因為“吃”的不得法,而罹患種種疾病,比如:肥胖、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而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為了圖方便、圖味道,許多家庭經常選擇在酒店、洋快餐廳里吃飯,在家吃飯的時間越來越少。
對處在家庭中心的孩子們來說,確實是越來越有“口福”了,物質的極大豐富,使孩子們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孰不知,危險也潛伏在其中。 漢堡包、肯德基、 麥當勞等“洋快餐”(國外稱這些為“垃圾”食品)的各種誘惑,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食品中,防腐劑、穩定劑、人工色素(煤焦油中的提煉物)、亞硝酸鹽、油脂、過多的糖、鹽充斥其中;青睞油炸、燒烤食品,不吃早餐、大吃夜宵、偏愛零食等不良飲食習慣,而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往往采取了迎合、滿足的態度,經常可以看到,每到節假日,有的家長就給孩子許愿:“快把作業做完,今天帶你出去吃飯。”這種“口福”獎勵,使孩子的胃口越調越高,嘴巴也越吃越刁。所有這些,造成了孩子們的營養不良或者肥胖患病率高,構成了對身體健康的極大危害。
營養的優劣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影響極大,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媽媽應該多花點時間、花點心思,親自下廚,為孩子做飯菜,讓孩子能多吃媽媽做的飯菜,這樣既能做到飲食干凈衛生,又能注意孩子的營養和膳食平衡,同時,還可以增進母子感情的交流,有利營造家庭和睦的氣氛。你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他們學著買菜、洗菜、做飯等,既培養了孩子勞動的興趣,又鍛煉了他們的能力,真可謂一舉多得。對孩子來說,媽媽煮的飯即使沒有山珍海味,平平實實,普普通通,卻是孩子吃到的最好的美味,因為清淡的飯菜里融入了母親的勤勞,平和,愛心,這是最好的佐料。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