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自殺事件折射博士生隱憂:重壓力身心俱疲
2006-06-14
來源:新京報
自殺事件折射博士生隱憂:重壓力身心俱疲(圖)
2004年12月,某大學畢業生就業洽談見面會上,一單位醒目地注明“碩士博士優先”。僅僅兩年時間,博士生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大。資料圖片

  壓力重重 博士生生存現隱憂

  博士生同時面臨經濟、學業及就業等多重壓力;近年發生多起博士生自殺事件

  ■關注焦點

  20天前,一女博士跳樓自殺,留給人們一個現實:博士的煩惱,可能會比普通人更多。

  學業的壓力、就業的尷尬、與同齡人相比收入上的暫時落差,多重壓力,聚在一起,重重壓在了博士們的身上。

  怎樣為博士解壓,這個問題不容忽視。

  “我不能給你寫推薦,你還是推遲答辯吧,唉。電話那端傳來導師的嘆息。婉梅(化名)放下電話,只覺得一陣暈眩。這已經是她第三次和導師探討論文的事了,沒想到還是要推遲。

  婉梅,30歲,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某專業博士三年級。作為從外??歼M來、碩士、博士均是跨專業的學生,婉梅的研究生之路走得很辛苦。如今論文要推遲答辯,那就意味著她將不能畢業、不好找工作、不能落戶口,還要自己解決住宿等生計問題……

  婉梅思緒一片混亂,她走出宿舍,來到樓北側的草坪靜靜地坐了一會兒,然后起身離去。

  “畢業前的這段時間,每個人都很焦慮不安,”婉梅的同學張小姐說,今年的博士論文匿名評審很嚴格,就業形勢也不如去年。

  就業、學業與經濟上的多重壓力,正在壓向博士生們。

  就業危機

  數月求職身心俱疲

  “我讀博士就是想進高校當老師,”婉梅毫不諱言自己考博的初衷,“現在就是一所規模很小的地方高校,招老師也要博士畢業生?!?/P>

  “像我這樣為了找份好工作而讀博的人很多。”婉梅說。

  但在婉梅即將完成博士學業、為就業奔波時,她突然發現,即便已經身為博士,就業之路也依然不見平坦。

  “該進博士的單位都進滿了,現在沒什么位置了?!蓖衩氛f,本來以為讀了博士會更好找工作,現在看來卻不是這樣,因為自己的期望值更高了,但社會卻沒有提供更多機會。

  5月16日,人大新聞學院博士生董錦瑞墜樓自殺。據同樓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博士生介紹,董錦瑞讀博前已經身為山西一家媒體的主任編輯,她辭掉了原來的工作,一心一意想去一個更好的單位。

  “她學術方面確實出類拔萃,”該博士說,董錦瑞每年都會在一級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有一年就發表了23篇,而其他人發兩三篇就很不錯了。去年還獲得了吳玉章獎學金。但最后簽約的中央民族大學沒有達到她的期望值,長達數月的求職經歷也讓她身心俱疲。

  “碩、博生一直都比本科生好找工作,他們的問題就是要找個合適的崗位?!北本└咝.厴I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占忠接受采訪時說,碩、博生的第一就業目標通常放在北京。其擇業范圍限定在國家、市、區級機關、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等。

  根據中央電視臺聯合智聯招聘發起的“就業力—2006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報告,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在薪金標準的問題上并無明顯優勢;另外,參與調查的企業有近15%,都表示不招博士,專門針對博士的崗位稀缺,成為博士就業的又一大障礙。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從2000年開始博士擴招,到2004年,全國在校博士生已達12萬多人,在校博士生數量僅次于美國和德國。僅2004年,我國授予博士學位約3萬個。而今年僅北京一地,博士畢業生就有近1萬人。

  經濟拮據

  月入數百難掩落差

  “在別人眼中,我是天之驕子”,“我為自己感到難堪……最本質的原因,是我現在沒有能力營造一個二人世界的安樂窩?!比ツ昴昴W上一則名為《口述:我是28歲的處男博士》的帖子,引發了對在校博士群體生存狀況的關注,該帖作者自稱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博士生,由于經濟拮據,不能給女友生活保障而倍感煩惱。

  “這個帖子很真實,博士的生活確實很郁悶,有時候讓人感到絕望,”婉梅的同學張小姐說,一般而言,博士的課程比較少,時間自由,幸運的話跟導師做課題,可以有部分收入,并且可以積攢論文素材;但如果沒有機會跟導師做課題,就只有自己看書學習、做實驗或者做調查,生活枯燥單調。

  據張小姐說,目前博士生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國家和學校的補助、助研補貼(由導師發放)、助教工資、兼職所得收入。就她自己而言,月補助290元;助研補貼要視項目情況而定,一次幾百元、一兩千元不等。這樣的機會一年就兩三次;沒有做過助教,因為所在院系“不缺老師”。

  至于兼職,“讀書和寫論文的壓力已經很大了,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做,”張小姐說,博士論文難度較大,需要讀很多的書,大部分導師不贊同學生去做兼職;即使有兼職,收入也不多。

  據記者了解,國家規定的博士生月補助是290元,各??梢宰们檠a貼。目前月補助最高的是中科院,每人每月1000元?!斑@只是極少數,”婉梅說,一般學校都在500以下。

  而助學貸款和社會公共資助,則無一例外地向本科生傾斜?!爸鷮W貸款原則上本科生優先,碩、博次之,”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處資助辦公室韓老師說,幫困工作主要還是面向本科生,接受的社會捐款或基金,也是發放給本科生的居多;博士生的獎學金也很少?!拔覀冞€沒有遇到給博士生貸款的情況,”資助辦公室另一位楊姓老師說。

  董錦瑞自殺后兩周,人大展開了校園心理健康周活動,除邀請專家開講座、與外校交流外,還以宿舍為單位對學生進行狀況了解和心理輔導?!岸瓗熃阍驅W校反映遇到暫時財務危機,但沒有得到解決,”人大碩士生萬小姐說,一位輔導員老師這樣告訴他們。

  被認為課題經費較多的理工類院校博士生也好不到哪里去,“跟導師做課題,每年有幾千塊收入就不錯了,”中科院一于姓博士生說,自己還要在外面公司做兼職,基本可以保證生活開銷。“至于買boss西裝給自己、dior香水給女朋友,只能想想罷了,”他自嘲道。

  “還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來自橫向的比較?!比舜笊鐣睦韺W博士生唐杰說,博士的年齡一般偏大,需要承擔一些家庭和經濟責任。與他們同屆的本科、碩士同學都已就業,有著高于他們的收入和形式豐富的生活。雖然大多數博士對自己畢業后的去向有著良好的預期,但也“無法抹殺這種暫時的落差”。

  與短時期經濟拮據相比,更讓博士們憂心的是,目前博士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

  學業壓力

  論文吃力答辯擔心

  由于當初本專業的博士生沒能考上,婉梅被調劑到了現在就讀的專業。現在的專業并非她所喜歡和擅長,不光是完成學業論文,在讀博的三年中,她一直覺得很吃力。

  因為是跨專業,婉梅必須補修一些課程,還要自己看很多書。而對于她來說,最難的是要在一級核心期刊發表兩篇文章,這是本專業的規定。

  據本報去年10月的一份調查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博士生表示,所在學校要求在攻讀博士期間必須發表一定數量的學術論文。

  “我周圍有很多博士生都是這樣的,從外??歼M來,跨專業,缺乏基本的學科訓練,要發表這種論文很不容易”,婉梅說,最可怕的是博士論文匿名評審,要由各院系從校外相關專業的教授中隨機選擇至少兩位,請他們對論文進行評審,達到一定分數才有參加答辯的資格。有的學校甚至要求全部學生進行匿名評審,人大的要求是三分之一,抽簽決定。

  “今年有個同學就沒有通過?!睆埿〗阏f,博士論文每年都有推遲答辯或者答辯不能通過的,這是大家都很擔心的事情。她說,博士論文答辯現在越來越嚴格,對不同的學科來說,要求也不太一樣,“光讀書肯定不行,還要參與一些課題或者做一些兼職才能發現論文的選題,以及積累相關資料?!?/P>

  婉梅說,三年來,自己的生活過得很辛苦,經濟不寬裕,還要補習很多的課程、做論文還需要調查和訪談,但最終還是由于基礎太差,沒有得到導師的推薦,只能推遲答辯。

  ■聲音

  貧困博士生應受到重視

  全國政協委員俞汝勤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汝勤教授曾多次呼吁,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應重視貧困博士生群體。

  俞汝勤說,由于博士生年齡偏大,很多都已結婚生子,家境富裕的還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如果是寒門之子,既要靠每月數百元養家糊口,又要承擔繁重的科研任務,生活壓力與學業壓力讓他們很難承受,導致近年來博士生自殺事件發生。

  讀博應考慮成本

  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錢翠麗

  “在國外和香港,博士生一般不會為生計發愁,獎學金足夠生活,”碩士期間曾留學荷蘭、目前就讀于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的博士生錢翠麗說,她拿的全額獎學金,除去必要的學習開支,每月能有約四五千元人民幣可用于生活。

  “就目前的體制來說,讀博是一項投資,要考慮成本和收益的問題,”錢翠麗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