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在一家外企上班,待遇很不錯,每年還有出國的機會,只是公司要求實在太嚴,哪出了一點兒岔子都會被指責一番,這讓小張很不爽。但看在錢的份上,他就忍了,不過那口氣憋在心里,實在不好受。最近,他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遭到批評后,馬上去衛生間,鎖好門,握緊拳頭,使勁揮舞。因為是在單位,不能大喊大叫,小張只能張大嘴,面部同時做出生氣的表情。不過,這樣一套動作下來,再從衛生間出來的時候,小張的心情還真平靜了不少,又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了。 和小張不同,小劉是一位平面設計師,需要不斷想一些新鮮的創意。但辦公室里不是有人打電話,就是有人閑聊,總也靜不下心來。他一直為此郁悶,卻找不出解決的辦法。有一次,他去衛生間,突然發現衛生間對面是大海。如果此時點上一支煙,面對大海,無疑會心曠神怡,不出好點子才怪!于是他開始試著把自己關進廁所,有時想得出神,居然要外邊有人敲門才罷休。公司里的人都認為他腸胃不好,戲稱他是腸道綜合征。其實只有他自己明白其中的妙處,所謂地兒不在好,有靈感就成。 廁所的私密性能讓人真正找到自我 “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林”,而今,古人所說的“廁身之所”,成了現代人唯一寧靜的生活空間,實在是現代社會的悲哀。上海知音心理咨詢師培訓和心理咨詢機構總督導、應用心理學教授王裕如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現代人壓力過大,又苦于無處傾訴,心緒煩亂到一定程度,只有在廁所里才能找到片刻寧靜了。 王裕如解釋說,廁所是人們用來方便的地方,這本身就是一種生理上的放松。再加上現代生活中真正安靜的地方實在太少:在辦公室,有接不完的電話,干不完的活;回了家,躲進臥室,也照樣會有人打擾,有電話“尾隨”;只有在廁所這個絕對私密的空間,門一關,電話可以不接,有人找可以不見,你才會覺得“這個時刻真正屬于我”。也只有這個時候,人才會從平時繁瑣的工作中脫離出來,找到真正的自我。 對于那種躲進廁所是為了泄憤的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與別人發生爭執的時候,如果你感到自己的情緒馬上就要失控了,這時候迅速離開現場,沖進廁所,像小張那樣張大嘴,再握拳揮舞幾下,情緒就平靜很多。 廁所減壓只是一時之策 但所謂“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人終究是要從廁所走出來的,因此王裕如認為,到廁所減壓的方法是治標不治本的,因為壓力往往與我們所追求的目標成正比。簡單的說,如果你只是想吃飽穿暖,外加有電視看,有電腦玩,你可能就會想辦法去賺錢買電腦和電視而已。可是,如果你希望買輛車,外加買套房子時,你就不可能混日子的每個月只賺1500元了,怎么也得找個能拿5000元的工作來做。當這些問題接踵而至時,所需的心力和體力就要加倍增長,此時,壓力也就跟著出現了。因此,真正減壓的方法還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學著知足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