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原本可以一笑置之而輕輕帶過,卻弄得山雨欲來,沸沸揚揚,這些不明智之舉大可不必。當我們給別人送花,聞到花香的首先是自己;當我們向別人扔臟東西時,先弄臟手的也肯定是自己。何不給人以溫暖,就像給別人身上灑上香水,誰說自己就不會沾點香氣?心底無私,常存愛意,與人為善,給予別人的是溫馨,自己何嘗不是一種深切的快意?
生活中存在許多哲理,需要我們隨時用心去感悟、去體會。如白天與黑夜、光明與黑暗,雖然在白天朗朗乾坤下可以看很多東西,但白天卻難以體會另外一種美。假如沒有黑夜,就沒有明媚的皎月和燦爛的繁星,心靈中也沒有一種朦朧之美的意境。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相輔相成的,這是矛盾,也是哲理,因此,人生中即使有一時的曾經一度讓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和磨難,這種痛苦與磨難也不會是毫無價值,至少它可以使我們吃一塹長一智,讓意志更堅定,思想和人格更成熟。這樣,當下一個困難和挫折到來時,就不會驚慌失措,而會更平靜地面對,更樂觀地處理。
有一個故事:一隊人在沙漠上行走,大家都疲憊不堪,只有一個人快樂地走著,在烈日下還哼著歌兒。別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快樂,他回答說:“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原來快樂就這么簡單,讓自己擁有少一點就可以了!快樂不在于擁有的多,而在于計較的少。計較多,是負擔,是另一種意義的失;計較少,也非不足,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有余;舍不是棄,棄也不是無,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更寬廣的擁有和拾取。
生命中應時時刻刻給自己的心靈留點空隙,讓自己擁有一顆輕松自如的心,不管風起云涌,不管世事變化和滄桑變遷,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滿足而清靜的天空,心中就一定會陽光明媚!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