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身材通常都很苗條。但眼下,體重超常的城市兒童和成年人大大增加。這表明,人們正從健康的飲食向高糖的西式食物過渡。肺癌也是一大殺手。盡管某些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但人們還是照吸不誤。
禽流感和非典等疾病都已經成為中國媒體關注的主要健康問題。但是,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要對付這種“生活方式病”,中國需采取更多行動。在世界范圍內,不良生活方式引發的疾病比瘧疾、艾滋病和肺結核導致的死亡人數還多。
去年,全世界有3500萬人死于慢性病,占疾病死亡總人數60%。在這些死于慢性病的人當中,中國人占1/5。
這個數字還將繼續上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典型的西方病也可能在中國猖獗起來。
快餐店席卷中國各地。許多中國人都不愿做飯,而到快餐店吃一些富含脂肪的油膩食物。在辦公室里久坐不動的人也逐漸增多。城市居民的肉類攝入量比上世紀80年代增加一倍。青少年開始抽煙的年齡也有所提前。
新的生活方式意味著人們鍛煉的時間減少了。現有大約15%的城市青少年體重超標。關于饑餓的記憶并不遙遠,許多人現在仍然覺得,孩子胖才健康,學校里的肥胖兒童因此越來越多。在中國,公眾對糖尿病的警惕意識很差,到西式餐館吃飯往往是為了擺闊。
世界衛生組織說,如果不采取行動控制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中國將面臨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這最終也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該組織估計,今后10年,對付這類疾病將使中國付出3000億英鎊。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今后10年,像艾滋病這類傳染病的死亡率將增長2%左右,而慢性病的死亡率可能增長近20%。
在中國,死于非傳染性慢性病的人占疾病死亡總人數的80%左右。非傳染性慢性病包括癌癥、糖尿病、中風、心臟病和哮喘。
世界衛生組織負責慢性病的干事羅伯特·比格爾霍爾博士說:“不幸的是,中國的慢性病致死率比美國還高。幸運的是,這些損失可以預防。”他敦促中國政府采取更多行動讓國人戒煙,同時減少食物中鹽、糖以及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來源: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