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男孩,找到心理醫生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終于發生了,我最愛的女孩結婚了,但新郎不是我!我參加了她的婚禮,我看見新娘美得讓人心疼。從此我再也沒見過她,更沒有收到她的任何消息。我想她一定過得不幸福,因為她最終沒有嫁給她最愛的人,她現在一定后悔她自己輕率的選擇。”
男孩講到這里,心理醫生問他:“聽起來你非常愛她?”
“是的。”男孩肯定地回答。
“你因她的痛苦而痛苦,為她的幸福而幸福?”
“是的。”
“那么我問你,你說她現在不幸福,是聽她說的,還是聽她父母說的?”
“都不是,是我這樣想的。”
“聽著,年輕人。”醫生語重心長地說:“你所有的煩惱都是因假設她不幸福引發的,既然只是假設,你還可以有另一種假設,就是假設她是幸福的。”
男孩聽后想了想,微笑著起身向醫生道謝。顯然,他已明白了自己痛苦的原因。
這是一位高明的心理醫生,他只用一個假設方法,就幫助男孩消除了痛苦。原因在于,男孩的煩惱是從假設他愛的那個女孩不幸福引發的,也就是說,他同樣可以假設女孩一直生活在幸福中。生活中,我們常有很多煩心的瑣事,但事實上,很多都是我們沉浸在消極情緒中,假設發生、蔓延、演變而成的。如果改用好的心境去積極地面對,從虛無縹緲的無端遐想中走出,痛苦也就自然離我們遠去了。有時候,痛苦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是我們自己把自己折磨得很痛苦。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