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放棄“應該”才會感恩
2006-06-16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明明出于幫助同事的美好初衷,到最后卻被同事給“賴”上了;明明自己占著理兒,卻遇到對方理直氣壯的駁斥,不禁惱火萬分。有的好朋友之間,反而很容易鬧翻,所謂“有多好,有多惱。”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些煩惱都是因為我們太愛用“應該”來思考事情了。

  西南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紅說,許多人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義正辭嚴地指出對方的不是,總是顯得自己“很有理”。其問題的根源在于“應該”式思維。孩子認為父母應該毫無保留地支持他們讀研、出國,父母覺得孩子應該事事匯報,上學不能談戀愛;研究生覺得研究生部主任應該痛痛快快地答應給自己的論文把把關,指導一下,而研究生部主任覺得研究生的論文應該靠自己完成;領導覺得下屬應該興高采烈地完成沒人想干的艱巨任務,而下屬覺得領導應該照顧他的情緒。這些看上去似乎沒什么不對的,問題的關鍵是使用了“應該”。由于思維方式中用了“應該”,所以,只要沒有完成“應該”的事情,一律會被我們標上“不對、不應該、不正確、不道德”的標簽。這種心理機制,事實上是一種保護機制——既然對方“人品太差”,又何必跟他一般見識呢?這種心理機制能讓當事人在短時間內心平氣和,但背離了事實真相。需要改變的不是客觀現實,而是你的思維。放棄“應該”的口頭禪,只有這樣,你才會滋生感恩的心理。

  喜歡用“應該”思維思考問題的人,講著邏輯嚴密的話,擁有令一般人敬重的道德操守。他們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并用一切手段來維護這種尊嚴感,但生活往往跟他們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們所力圖維護的尊嚴,往往會被一些人不顧一切地給撕破。其根本原因是他們的邏輯只建立在自己的立場上,太少考慮對方。所以,站在雙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才是融洽相處的基石。▲

文章來源:生命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