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底不久即被揭開,原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身體強健,是因為它們附近居住著一個狼群,這使羚羊天天處在一個“競爭的氛圍”中。為了生存下去,它們變得越來越有“戰(zhàn)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長得弱不禁風,恰恰就是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
上述現象對我們不無啟迪,生活中出現一個對手、一些壓力或一點磨難,的確并不是壞事。一份研究資料說,一年中不患一次感冒的人,得癌癥的概率是經常患感冒者的6倍。至于俗語“蚌病生珠”,則更能說明問題。一粒沙子嵌入蚌的體內后,它將分泌出一種物質來療傷。時間長了,便會逐漸形成一顆晶瑩的珍珠。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把對手視為心腹大患,是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其實只要理性地思考,就會發(fā)現擁有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有種危機四伏的感覺,會激發(fā)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沒有理由去怨恨競爭、壓力和磨難,有時候它能成為我們尚未轉化的動力。當今世界,競爭激烈,如果我們能直面對手,在不斷磨礪中鋒利自己,自然就會獲得很強的“生存力”與“競爭力”。
感激你的對手吧,因為他的存在,你才永遠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