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科學運動,向炎夏宣戰
2006-06-19

    

  天氣炎熱讓人們大多不愛活動,但事實上,夏季其實是一個健身的好季節。亞洲運動暨體適能高級私人教練梁建華指出,只要在運動中學會趨利避害,保護自己,你完全可以把握夏天這個時機,讓自己更強壯。

    晨練時間適當

    夏天天亮比較早,很多有晨練習慣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門鍛煉。事實上,早晨太陽出來之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難以呼吸到新鮮氧氣。另外,經過夜間睡眠,早晨人體的血液黏度比較大,流動不暢,再加上天熱,身體內的水分蒸發較多,過早進行晨練,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因此,習慣晨練的人早上鍛煉的時間最好固定,夏天可以起得比冬天稍稍早一點,但不能太早,以免影響正常睡眠時間。

    其實想鍛煉身體也不一定非在早上,最好根據自身的習慣和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時間。

    避免陽光直射

    炎熱的天氣里,很多喜歡踢足球、打籃球的年輕男士穿得很少甚至光著上身在陽光下運動。

    梁建華指出,夏季的陽光十分充足,尤其是每天上午11時到下午4時是紫外線最強的時候,對人的皮膚會造成直接傷害。因此在健身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候在室外健身,更不可光著上身鍛煉,最好穿著吸汗、透氣、舒適的純棉運動服裝。需要在陽光下鍛煉時,可以戴上太陽鏡、太陽帽,也可以使用一些防曬護膚產品,保護眼睛和皮膚。老人夏季鍛煉身體最好在公園大樹的樹陰下,既可利用樹大招風獲得風涼感,又可避免夏日陽光的侵害。最好不要在馬路邊、高架橋下、繁華商業區開展健身活動。

    運動適量補水

    夏季鍛煉人體水分蒸發較多,飲水對健身者來說尤為重要。如果到室外健身,最好自己帶些溫的白開水。一般來說,鍛煉前40分鐘到1小時前是補充水分的最佳時間,這時可以適量喝一些白開水或運動型飲料,不要喝太多。但鍛煉前不要喝含糖分太多的飲料,否則會增加呼吸道的壓力。

    運動時要不斷地少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這時補充身體水分的最佳飲料是白開水。鍛煉后喝水也要適量,不要因為出了太多的汗或口渴而狂飲,因為狂飲對胃有很大的刺激,而且當飲水超過1000毫升時,就會通過身體調節機制,造成水利尿,反而造成水分的流失。

    控制運動強度

    夏季鍛煉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由于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鍛煉時更要控制好活動強度。一旦出現中暑癥狀,應立即到陰涼通風處坐下,喝些涼鹽開水,呼吸新鮮空氣,在頭額部或腋下處進行冷敷。有頭暈、頭痛、惡性嘔吐等癥狀可服用祛暑藥物。如果經過處理仍不見好轉,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鍛煉遠離空調

    選擇室內健身的人,鍛煉時一定要遠離空調,鍛煉結束后也不要貪圖一時涼快直接吹空調,更不要站在空調前直接吹頭,否則會感冒。

    別用冷飲降溫

    很多人鍛煉身體后習慣吃冷飲給身體降溫。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大量冷食可能會傷害腸胃。這是因為體育鍛煉可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體表,而消化系統則處于相對貧血狀態,這時進食大量冷飲不僅會降低胃的溫度,還會沖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機能受損,輕者會引起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腹痛等急性胃腸炎,重者還可能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疾病埋下禍根。

    不宜立即沖涼

    剛剛結束鍛煉,出了一身汗,沖個涼水澡一定非常爽,但當人體得到充分鍛煉,大汗淋漓時,全身的毛孔都被打開了,如果這時突然用冷水澆身,很容易引起發燒、感冒。涼水洗澡并不能幫助身體放松,反而會使肌肉更緊張。

    正確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溫水沖澡,水溫應高于體溫1-2℃,這樣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

來源:《燕趙都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