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科學應對工作壓力
2006-06-20

案例:

35歲的李先生是某企業的部門經理。他經常加班到很晚,即使周末,也常帶著沒處理完的文件或需要寫的報告回家,干到深夜。由此與妻子、孩子的交往越來越少,有時容易發脾氣。盡管他非常努力,領導和同事也沒有負面的評價,但他仍覺得沒有達到目標。有時他懷疑自己的能力,偶爾會因過度思考而失眠。李先生的這種狀況提示,他的工作壓力過大了。近日,媒體接連報道了幾則年輕人由于積勞成疾而死亡的事件,引起了公眾對于“工作壓力”這一話題的關注。
 
 
       時下“壓力”一詞很時髦,經常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白領的工作壓力很大,影響他們的心身健康;領導者的壓力也難以承受,影響其領導能力的發揮等等。
 
  事實上,壓力本身并不是一個負面的詞匯。很多心理學的實驗證
明,壓力也有積極作用。一個人在一定的壓力范圍內,他的工作業績
與壓力是正相關的。當壓力超過一個人的能力限度時,就出現相反的
情況。這時,工作壓力就給人們的心身健康、工作表現等帶來負面影
響,表現出擔心、緊張、害怕、抑郁、悲傷、易怒等情緒,或者出現
注意力集中困難、頻繁遺忘等,嚴重者出現入睡困難或早醒、貪食或
食欲下降、過度飲酒或吸煙、回避與工作有關的情境,或不愿與人交
往、社會退縮等等。這些情況提示我們工作壓力過大了,需要進行必
要的調適。
 
  加深對工作壓力的理解

  當我們對一項工作感到壓力過大時,就要仔細分析完成這項工作
所需要的所有資源和技能,哪些關鍵成分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在明確
工作壓力來源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評估工作壓力對自身的影響以及這
種影響會有多大,持續多長時間,目前的影響處于什么時期等。在明
確的基礎上,積極找尋解決的辦法。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不知道壓力
的來源,不明確、不確定感反而會加重我們的壓力感。
 
  采取系統解決問題的方法

  緩解工作壓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采取系統的解決問題方法。首
先要對工作任務和性質認真分析,明確工作任務、范圍、性質和所需
要的資源和技能等要素。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將工作進行必
要的分解,把一項大的工作任務分解為幾個小的部分,然后再分階段
地一項一項地完成這些小的任務。這種方法可謂化繁為簡、化大為小,
可以有效地激勵自己最終完成整個任務。
 
  識別和接受自己的情感

  當自己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出現抑郁、悲傷,或憤怒、焦急等
情緒時,要敢于面對自己的情緒,要認識到這種情緒與工作壓力的關
系。同時,采取必要的方式和途徑與別人討論這些情緒,獲得別人的
支持和理解,從而接受自己的這種感受。另外,也要注意分析過去的
經驗對目前情緒的影響,消除過去失敗的痛苦體驗所形成的不正確觀
念對目前工作造成的負面評價。
 
  發展有效的行為技能

  工作壓力過大往往限制一個人的理性思維、行為和決策能力,從
而使工作效率下降,許多工作不能及時完成。日積月累,工作負荷越
來越大,難以負擔,就進入了惡性循環。要擺脫惡性循環,就要建立
自信,避免工作中的拖拖拉拉或完美主義傾向,不要陷于工作中的細
節,而忽略最終結果的實現。要發展和培養有效的行為技能,采用理
性的、符合實際的思維方式,有效合理地安排時間,制定明確的目標
計劃等。
 
  建立和利用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

  有效地利用社會支持系統可以緩解工作壓力。所以,當感到工作
壓力過大時,要有意識地尋求幫助。當別人提供幫助時,要樂于接受。
把自己工作中的體驗或苦惱,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傾訴,獲得他們的
理解與支持。為此,在平時要有意識地培養與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如夫妻關系、朋友關系、同事關系等,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身可以緩解或減少工作壓力。在此要注意
有規律地鍛煉身體,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平衡的飲食結構。改變生
活中的不良行為習慣,減少不良的應對方式,如吸煙、酗酒等。改變
生活、工作節奏,拿出時間來進行放松和娛樂。制定休息計劃,如午
休、周末休息或度假。建立健康的娛樂休閑行為模式,培養健康的業
余愛好。
 
  留出時間來反省并獲得心智發展

  在百忙之中,要留出時間讓自己進行必要的思考。重新認識與評
估自己生命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明確今后生活的目標。通過思考,使
自己獲得心智的成長,提高應對工作壓力的能力。

  以上是緩解工作壓力的主要原則或方法。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些
原則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的特點建立具體的緩解壓力的方法與途徑。
這些具體的方法可以說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夠促進心身健康,保
持幸福生活和高效率工作,所有方法都是有益的。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