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本身很簡單,在職場工作的人大多數都會遇到,但由于雙方所采取的應對態度與方式導致事件超出其本身所涵蓋意義而更加復雜起來。據網上消息稱,女秘書已經離職并自感再次求職會受到影響,公司也承擔一定的精力應對外界的種種評論。導致這一結果,有個重要的問題值得人們思考:如何正確應對職場所發生的人際關系沖突。
一、人際矛盾在于有效化解而不是激化。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避免不了矛盾,處理與應對矛盾最基本的原則是解決現有存在的矛盾,避免矛盾積累,更不應人為地使矛盾惡化,或者說我們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新的問題。
二、矛盾當事雙方要彼此尊重,善意地理解對方。出現矛盾或沖突多從自身找原因,多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很多矛盾就會化解,即使“有理也應讓三分”。另外,與同事、領導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少說空話,多做實事,多坦誠溝通,調整心態,遵循社會與職業規則。
三、遇事要冷靜,就事論事,不要牽強附會其他問題,更不要采取令沖突加劇的過激舉動而使沖突升級,要“化干戈為玉帛”,以求得問題的解決才是上策。
四、限定矛盾產生與解決的參與范圍。誰的問題誰解決,矛盾雙方最清楚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不要把矛盾或利益沖突輕易推向他人或社會,因為人們在不清楚產生沖突的真實背景下或出于各自的考慮而出現的各種反應有可能影響矛盾的解決,最終導致矛盾雙方對問題解決的控制。
五、要善于溝通與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解決問題的技巧。每個人在生活、工作中都有自己的處世原則及應對問題的方式,關鍵是這些原則或方式的掌握與使用結果要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盡量減少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另外,采取一些幽默、變通、潛移默化、恩威并用等手段或方式有時也是應對矛盾沖突的一些方式。對于沖突、矛盾、反對意見的表達,使用信函、電子郵件也許好于電話和直接面談,因為它可以給人充分回答與考慮的時間。
在職場,持續的人際關系沖突除了影響工作與生活外,還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解決人際矛盾或沖突的前提是努力化解而不是升級與惡化。
文章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