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狀物不能丟 藥渣水還能再泡藥
現在許多醫院、藥店都有為患者代煎中藥的服務項目,不少患者為了方便、省事,也都會選擇這種代煎中藥的服務。然而中醫專家建議:代煎中藥雖然方便,但是湯藥最好還是在家里煎,因為在煎藥的過程中有三個發揮藥力的環節,在家里更易于辦到。
煎藥之前先泡。北京天壇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樊永平晃了一下手中的茶杯說:“泡茶和泡中藥同樣之處都是為了出味,把茶(藥)的功能發揮到正好。”泡過一個小時左右的中藥,煎時開鍋后15分鐘就可以了。煎藥也如同泡茶,火候過了,不但影響功效,味道也不好。泡得好,又煎得好的湯藥,不但發揮藥效,而且味道能讓患者容易接受,甚至會覺得口感挺好。
絮狀沉淀物不能丟。在家里煎好的湯藥,常會出現絮狀沉淀物,其實這既不是渣,也不是清湯,而是發揮藥力的一層。喝前可以搖一下,把這一層寶貴的絮狀沉淀物搖勻。
藥渣的作用非常重要。樊主任講述了一個道理,中國老百姓在飲食上有一個好的說法,叫做“原湯化原食”,意思是如果喝下煮食物本身的湯,就最容易幫助消化所煮熟的食物。類似的道理同樣可以用來比喻藥渣的作用。如果把煎到第三遍準備扔掉的藥渣,再多放些水,煎十幾分鐘之后,把藥湯倒出,用這藥湯泡下一服中藥,這樣做不但更容易把藥味泡出來,而且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
服用中藥,要煎得科學,服用時也不能一味沿用老規矩,樊主任建議,過去的說法是空腹服藥,會保證藥力的發揮,其實不必這么死板,飯后半小時服用也是可以的。時間充裕的患者,服完藥稍事休息,對治療更加有益。比如發燒,患者經常是一服湯藥就能退燒,但要是服藥后再躺下休息一會兒,那么身體會恢復得更快。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