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四
活動區域描述:以東四十條為中心,往北往南都還保留著幾條北京已經少之又少的胡同,而2005年已經有商家瞄上了這里,相繼在胡同深處開了一些自己想要又能讓別人喜歡的食店。有特色的美味,配上周邊很北京的環境,怪不得要引得YOU客往這兒鉆了。
東四點將:有大味道的小店
東四香辣蟹
這家店在中華醫學會的后面,在這里吃工作餐的人應該很多,生意不錯,幾乎爆滿!即使不吃蟹,只是點幾個家常菜,也能得到味覺的滿足。
地址:東四西大街大豆腐巷46號
同志和
“同志和”所在的王家園胡同躲在東四十條富華大廈的后面,正對著富華大廈東面一家證券交易所的大門。這里主打是湘菜,湘菜中主打的又是剁椒魚頭。28元一份,價格也比外面的便宜。只是每天要吃一定請早。
地址:東四十條王家園胡同3號
桂爾公園
PARC GUELL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建筑大師安東尼·高迪(ANTONI GAUDI)的代表作品。以它命名的西餐廳,顧名思義,這里經營的當然是西班牙風味餐飲。
地址:東四四條78號
五哥烤雞翅
這里的老板很有北京人的“范兒”,去他家吃雞翅必須遵守三條規矩。第一,電話訂位且每桌只能吃兩個小時,到點就必須走人;第二,雞翅點雙不點單;第三,雞翅要不就不要辣,要辣就不許嫌辣,比如往桌上磕辣椒粉等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
地址:東四八條與九條之間
2 鼓樓
活動區域描述:如今的鼓樓大街雖然修了路,卻絲毫沒磨掉那四通八達的胡同網絡。除了地安門大街上的那些老字號,就是胡同中的新生力。老字號燈火通明、熱熱鬧鬧,新生力神秘晦澀、旁若無人,形成一幅絕好的對比圖。
鼓樓廝混:傳統與前衛的混搭
馬凱餐廳
馬凱的地理位置不錯,緊挨著北京的古老名勝鐘樓、鼓樓,參觀完古跡和京味十足的普通民居,走幾步就到了這家餐廳。這里的湘菜在北京享有盛譽。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3號
新路春飯莊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平安大道和地安門外大街交界的把角,除了魯菜,還經營烤鴨和天津狗不理包子。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55號
夜郎
夜郎的名字來源于貴州已經消失的一座古城。店面不大,室內的擺設非常有民族特色。據說廚師都是老板在貴州街頭的一些小飯館淘來的,被食客尊為吃過還想來的地方。
地址:帽兒胡同36號
川流不息
這家餐館很酷,簡約的黑鐵餐桌和紅色椅子配在一起很有現代感,線條簡單的攝影作品是唯一的裝飾。餐館地處后海的胡同,坐在館子里看著外面的老街,真有點時間停滯的感覺。
地址:西城區定阜街10號
過客
這是家以旅游為主題的酒吧,是驢友們的天堂,什么時候來這里,都可能碰到曾一起自助游的朋友。看看照片、聽聽故事,疲憊一掃而光。
地址:南鑼鼓巷中央戲劇學院旁
那里
那里是一家以攝影為主題的酒吧,墻上掛著很多大師級的作品。有時候,這里也會舉辦一些專題攝影展。
地址:帽兒胡同
3 前門
活動區域描述:北京人很久不可以去前門了,總覺得那是外地人才去的地方。殊不知,相當年這里也是北京最繁華的一大商圈。隨著北京吃文化的回歸,這里也將重新成為YOU客出沒的地方。
前門情思:老字號回歸
門框胡同:門框胡同寬不過四尺,因其京味小吃深入民心。其實現如今的“老字號”已不在門框胡同,而散布在它旁邊的廊坊二條,但在老北京心目里,門框胡同仍是最風光的小吃胡同。
爆肚馮的爆肚:門框胡同小吃街的“奠基者”。爆肚色澤決定成色,少一分則生,多一分則老。恰到好處,最是難得。說到作料,是家中秘傳。吃爆肚講究個鮮、嫩、脆、吃法是一碗一碟,就是一碗爆肚一碗調料,所以那種帶湯的根本不是正宗吃法。
瑞賓樓的褡褳火燒:清光緒年間褡褳火燒因其形狀酷似人們放置錢物的口袋褡褳而得名。專門打餡的老師傅已經70多歲了。褡褳火燒用餡很講究,除肥瘦外,再加入海參、蝦仁用高湯拌制。色澤金黃、外脆里嫩的褡褳火燒配上酸辣湯味道最好。
鮮魚口街:在大柵欄馬路對過,街口有著名的全聚德和都一處。
天興居炒肝:炒肝的創始者,已有130多年的歷史。炒肝所用的主料是肥腸,調料有醬油、黃醬、生蒜泥、熟蒜泥、骨頭湯等。晶瑩透亮的炒肝肥而不膩,滑嫩的肝尖再配上叉子火燒、肉包子很過癮。炒肝的吃法很講究,只需托住碗底,嘴唇沿著碗沿轉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