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于男性,55~65歲則是男性的更年期,人們在這個由中年向老年過渡的轉折歲月里,一般會輕重不一,或多或少地表現出類似更年期綜合癥的癥狀。過去人們認為男子更年期綜合癥是一種單純的、由衰老過程引起的精神反應。通過多年的醫學科學研究,人們進一步發現男子更年期綜合癥的表現與男性睪丸退化、性功能衰退及內分泌紊亂有關。
更年期人群要盡快掌握更年期的保健知識,學會更好地愛護自己,選最適合生理特點的調理方法,使自己能健康幸福、愉快地度過后半生。
更年期藥膳食療方
中醫認為,本病病位在腎,以腎虛為本。多由于腎氣漸衰、陰陽虛損、沖任虛弱、天癸漸竭所致。
1.膳食原則
更年期身體的各種機能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這種衰退與營養狀況有密切關系。因此更年期應注意飲食保健和食物的調養,膳食總以調整陰陽和臟腑氣血之平衡為原則。宜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鈣質的食物。如甲魚、鯽魚、豬瘦肉、雞蛋、紅棗、豆制品及各種綠葉蔬菜、水果,如菠菜、冬瓜、蘿卜、香蕉、甜橙、荸薺、白木耳和蝦皮、乳類等,以維持神精健康,延緩機體各器官組織的退化。適當限制高糖、食鹽、脂肪的攝人。忌食辛辣刺激之品、熱性食品及發物,如花椒、辣椒、大蒜、韭菜、羊肉、牛肉、荔枝、杏子、咖啡等。此類食物有傷津耗液之弊,易致陰陽失調而加重病情。
2.辨證配餐
黃精山藥燉雞
原料 黃精30克,山藥150克,雞肉500克,調味品適量。
制作 將雞洗凈切塊,同上藥放人盤中,加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用法 分2次食用,隔天1次,連服數次。
功效 滋腎、益肺、健脾。
主治 適用于更年期綜合征屬陰虛或氣陰兩虛者。
按語 本方為治腎陰虛型更年期綜合征的理想藥膳。方中黃精味甘性平,能滋腎潤肺、補脾益氣。李時珍講“補諸虛,……填精髓。”將此視為“服食要藥,黃宮之勝品。”山藥性味與黃精同,既能補脾肺之氣,又可益肺腎之陰。《本草正》記載:“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損,療五勞七傷。”二物相須配對,上以補肺,中以健脾、下以滋腎,被譽為“平補之焦”之佳品。雞肉性味甘溫,有良好的補精添髓、健運脾胃、補中益氣作用,諸物配膳,味美肉鮮,不僅有利于機體康健,更能補其虛損,改善癥狀。
枸杞燉甲魚
原料 枸杞子20克,甲魚1只(約500克)。姜、蔥、精鹽、料酒各適量。
制作 將甲魚殺后去內臟洗凈,再將枸杞子洗凈后放入甲魚腹中人鍋,加清水及上述調料,先以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煨燉至甲魚肉熟爛,加少許味精即成。
用法 佐餐當茶,吃甲魚肉,嚼枸杞子,飲湯。
功效 滋補肝腎。
主治 適用于陰虛火旺型更年期綜合征。
按語 本方對陰虛火旺型更年期綜合征,有明顯的減輕自覺癥狀的作用,為治此癥的理想藥膳。方中枸杞子為滋補強壯佳果,能補肝腎、益精血、堅筋骨、抗衰老, 《本草綱目》記載: “滋腎潤肺”,有“平補之藥”之譽稱。甲魚營養豐富,擅長滋肝腎之陰、降上炎之虛火,為菜肴中上品,《別錄》載“補不足”。二物配方湯鮮味美,補力倍增,對經前期緊張癥、更年期綜合征的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口干便秘和更年期骨質疏松均有較好的療效。
春筍炒肉絲
原料 枸杞30克,瘦豬肉100克,春筍30克,豬油、食鹽、味精、醬油、淀粉各適量。
制作 先將肉、筍切絲,枸杞子洗凈;再將鍋烘熱,放人豬油燒熱后投入肉絲和春筍爆炒至熟,放人上述佐料即可。
用法 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 滋補肝腎。
主治 適用于肝腎陰虛型更年期綜合征,以癥見頭暈耳鳴,胸膈煩熱、小便不利者為宜。
按語 本膳為肝腎陰虛型更年期患者所常用。方中枸杞子為平補肝腎之要藥(見《枸杞子燉甲魚》介紹);春筍甘寒,能利五臟、開膈熱、通經脈、明眼目、利小便,《名醫別錄》謂:“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可久食。”豬肉作用緩和,長于滋陰潤燥、生津止渴,《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加上各種調料配制,使之肉嫩色美味鮮,滋陰補虛更佳,從而改善上述諸癥。
百合拌蜂蜜
原料 生百合50克,蜂蜜適量。
制作 將百合與蜂蜜拌和蒸熟。
用法 臨睡前適量服之。
功效 滋陰清心、除煩安神。
主治 適用于更年期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者。
按語 此方為治更年期患者的常用藥膳,方中百合味甘性寒,具有清心除煩、養陰安神之功,為男女皆宜的藥食佳品,李時珍引《日華子本草》曰“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與蜂蜜拌和蒸熟嚼食,味美甜潤,對減輕或改善更年期患者的失眠煩躁、烘熱汗出等證大有裨益。
黃酒核桃湯
原料 核桃仁20克,白糖50克,黃酒100毫升。
制作 核桃仁搗碎,與白糖一起放入鍋中,加黃酒,用小火燒開,煮沸10分鐘即可。
用法 睡前1次服下。 ·
功效 補腎安神。
主治 適用于更年期綜合征失眠患者。
按語 本膳藥力和緩,制作簡單,對更年期的失眠患者有較好的療效。方中核桃仁(又稱胡桃肉)味甘性溫,李時珍說:能“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此品溫腎助陽、抗衰健腦,在中醫飲食療法中倍受歡迎,有“強身干果”、“延壽果”之稱,與和中益氣,幫助健運的白糖為伍,再加上溫通經脈,引行藥勢,增強藥效的黃酒配膳,臨睡前服食,更能提高補腎虛,寧心神之效。
黑木耳紅棗粥
原料 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粳米100克,冰糖150克。
制作 木耳水發后撕成小塊,紅棗沸水泡后去核切丁,加糖漬20分鐘,木耳與粳米熬成粥,調入棗丁,加上冰糖,再煮20分鐘即可。
用法 經常佐餐食用。
功效 補益氣血、滋陰養胃。
主治 適用于更年期體虛無力,貧血,白帶增多及高血壓眼底出血等癥。
按語 本方對更年期患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方中黑木耳含多種營養成分,尤以鈣、鐵、胡蘿卜素含量較高,是一種質優味美的膠質食用菌,被食療學中譽為“含鐵之冠的素中葷”,具有益氣血、利五臟、寬胃腸之功,《本草綱目》記載:“益氣不饑”。紅棗(習稱大棗)能調補中焦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李時珍引《日華子本草》曰“補五臟,治虛損”。能使化源充足,心神安定,強壯補虛,故民間有“日食五個棗,一生不易老”的說法。黑木耳與紅棗相配,意在氣血雙補,加之補中益氣、生精益髓、糧藥兼備的粳米和滋陰補虛的冰糖煮粥服食,使其補力倍增,不僅延緩衰老,更能改善上述諸癥,防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