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制所主任醫師鄧小虹說,目前稱作“消毒濕巾”的產品分兩類,一類是產品本身是被消過毒的,但是不具備消毒其他物品的功能,用這種濕巾擦手,并不會對手上的細菌起作用。另一類濕巾不但自己被消毒,同時對別的東西也有消毒的功能。但是消毒的功效有限,只能作為清潔、衛生的目的使用。
相對于方便好用的消毒濕巾牞在沒有水的條件下,鄧小虹優先推薦使用免洗型手消毒劑。記者使用這種產品的感受是,倒一些在手上搓一搓,黏黏糊糊的,臟東西雖能搓下來,但是感覺真如其名———“免洗口者哩”,感覺不是很清爽。鄧小虹說,消毒類產品就有這個特點,“看得見不代表存在病菌污染,看不見不代表沒有病菌存在”,人們很容易受自己眼睛的“蒙騙”。比起消毒濕巾,免洗液更能保證使用的量和時間及較好效果,而且比較環保。消毒濕巾每一張的作用是有限的,不管手多臟,我們總是習慣一次用一張,用完后還有個丟棄的問題。用免洗型手消毒劑,能夠保證使用劑量,每次在手中搓一二分鐘,基本能達到消滅部分細菌的作用。
各種各樣消毒濕巾和免洗液型手消毒劑成了某些愛干凈又懶得動手的辦公族的好“裝備”,即使在有條件洗手的情況下,也是用濕紙巾一擦了事。其實,如果你是真的愛干凈,不應放棄水和香皂。美國“每日科學”網站今年曾報道說,研究證實,用肥皂洗手可將能引起普通感冒、甲型肝炎和急性腸胃炎等多種疾病的病毒有效地去除干凈,不需水洗的手部清洗劑只能去除50%左右的手部細菌。鄧小虹也提醒讀者,不要忘了SARS期間補的課———“正確洗手”,流動水和香皂是最好的清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