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養生的季節,適合多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堅果含
有豐富的、對人體有利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
等,是專家推薦的最適合冬季食用的食物之一。本版為大家介紹的榛
子、核桃、杏仁、腰果,被人們稱為“世界四大堅果”。它們不論從
營養成分還是從口感上來說,在各種堅果中都屬于佼佼者,冬季適當
多吃一些,會讓你的身體更加強壯。
被稱為堅果之王 營養素含量豐富
榛子降低血脂
堅果共分為兩種:樹堅果和種子。榛子、核桃、杏仁、腰果這“
四大堅果”都屬于樹堅果,也就是植物的精華部分,含有亞麻酸、亞
油酸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E和磷、
鈣、鋅、鐵等微量元素。
在“四大堅果”中,榛子不僅被人們食用的歷史最悠久,營養物
質的含量也最高,有著“堅果之王”的稱號。在我國的《詩經》中,
就曾有人們食用榛子的記載;明清年間,榛子甚至是專為宮廷所享用
的堅果。吃榛子在古代歐洲也是一件流行的事,它們種植榛子的歷史
有700年之久。
最初,人們只是把榛子當作一種很好的天然食物,但隨著對其研
究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發現,它對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美
國波蘭特大學在實驗中發現,榛子中含有很強的抗癌成分,對于卵巢
癌、乳腺癌等癌癥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延長病人將近一年的生
命。此外,榛子中鎂、鈣和鉀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長期食用有助
于調整血壓。
在榛子的主產地土耳其,除了單獨食用以外,它更是各種糕點、
冰淇淋、巧克力等甜食中不可缺少的搭配。土耳其人日常以肉食為主,燒肉或烤肉是最主要的食物,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大部分土耳其人的血脂指標都很正常,并沒有因為吃肉而損害健康。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這是因為榛子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類中飽和脂肪酸對身體的危害,能夠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很多人認為榛子吃多了容易覺得膩,其實,它本身有一種天然的
香氣,具有開胃的功效,其中豐富的纖維素還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
作用。對于每天坐在電腦前工作的白領來說,多吃點榛子等堅果,可
以增強面部肌肉的咀嚼能力,進而起到提高視力的效果。
目前,干果店的榛子大致分為兩大種:小榛子(包括毛榛子和平
榛子)和進口大榛子。小榛子的口感較好,香味純正;毛榛子的根部
略向外鼓出,呈圓弧形,果仁甘醇芳香;平榛子的根部則較為平滑,
果仁香甜;大榛子多是從土耳其或美國進口的,色澤好、個頭大,但
味道比較淡。
在榛子的吃法上,既可生食,也可炒食。把果仁碾碎,做糕點時
放進去,或者加在牛奶、酸奶、冰淇淋里,做成榛子乳、榛子脂等,
也是非常好的吃法。另外,還可以用榛子來煮粥:將榛子、蓮子、粳
米放在一起,煮成“榛蓮粥”,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癌癥和
糖尿病人平時可以多喝些。
由于榛子中含有豐富的油脂,膽功能嚴重不良者,平時應該少吃。西班牙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認為:普通人每周吃5次,每次吃25—30克的榛子較為合適。
核桃可以美容
含多種維生素,能“潤肌膚、烏須發”
核桃在中國被稱為“長壽果”,在國外則被叫做“益智果”,從
古到今,它都被認為是最適合腦力勞動者食用的堅果。
據史料記載,早在我國隋唐科舉時代,疲倦緊張的考生們就以吃
核桃來健腦。在日本,營養學家發現,每天吃核桃的兒童,其焦躁不
安、厭學的狀況會有很大的改善。研究證明,這是因為核桃含磷脂較
高,可維護細胞正常代謝、
防止腦細胞的衰退、提高大腦的生理功能,具有促進腦循環、增
強記憶力的作用,能夠緩解用腦過度。
除了健腦以外,核桃的美容作用近年來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中
醫認為,核桃有“潤肌膚、烏須發”的作用;現代營養學則認為,核
桃中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可以提高皮膚的生理活性,平時常喝點容易消
化吸收的核桃粥,能讓皮膚更加細嫩,面色更加潤澤。
此外,核桃中的亞油酸含量為65%,亞麻酸含量為18%,同其他堅
果一樣,這些不飽和脂肪酸能調節膽固醇代謝,對動脈硬化、心腦血
管病患者很有幫助。核桃有很多品種。按果殼光滑程度分,有光核桃
和麻核桃。光核桃取仁容易,種仁飽滿香甜不澀;麻核桃含油比較高。
按果殼厚度分,有薄殼核桃和厚殼核桃。市場上還有一種山核桃,個比較小,營養價值和普通的核桃基本相同,只不過吃起來味道更香一些。在核桃中,有一種原產于北美洲的黑核桃營養價值是最高的,但它果核堅硬,出仁率很低。在美國,黑核桃仁價格高于普通核桃仁4倍以上。目前國內也有生產的,但產量很小。
在吃法上,單吃核桃仁很多人會覺得有苦澀的味道,采用煮、蒸、燉、炒,或配制糕點、糖果等多種吃法可以適當地減少澀味。在搭配上,核桃與薏仁、栗子等煮粥,可治尿頻;與芝麻、蓮子同吃,補心健腦的效果更好。不過,正在上火或腹瀉的人要注意,最好少吃。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