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大學畢業生即將走出校門。近些年來,一些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就業后環境的變化,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心理問題。因此,在大學生臨近畢業的時候,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各個高校不能回避、必須擔當的重要課題。
一些畢業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單位沒有提供
學校應該未雨綢繆,在學生畢業前要認真做好健康心理教育,讓他們盡可能地拋去不切實際的幻想,同時要把畢業后有可能遇到的各種工作與心理問題也告知他們,使他們做好心理準備。學校并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送出校門就算盡到了責任,讓所有的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都有一個良好的、積極進取的心態,這是每個高校都應當盡到的重要職責。
用人單位應該本著關心、愛護人才的態度,盡量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各種實際問題,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用實際行動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同時,望子成龍的家長也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要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正確的引導,鼓勵他們充滿信心地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角色轉換,
大學畢業生的心理調試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自己。畢業生要增強自己面對挫折的能力和應對壓力的能力。對單位里新的人際關系和工作壓力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當發現自己在學校里形成的一些信念與現實生活不符時,要有自我調整的能力。要增強自己應對失敗、孤獨的決心,相信自己的未來。一些學生在學校里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自我評價很高,到工作中遇到挫折可能又會認為自己是最沒用的人,對自己全盤否定,這都是不健康的情緒。應該認識到,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堅持和努力奮斗,是一個畢業生走出校門后應當著力培養的基本素質。
以人為本是實實在在的,需要我們通過無數具體行動來落實。年輕人是社會的希望,同時也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懷和鼓勵。讓我們共同珍惜青春的年華,為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吧!
來源:光明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