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專家談:建立有效的大學生心理救援機制
2006-01-26

 

大學階段是種種人生壓力相對集中的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人格的自我中心,后果多指向內部,極端的就出現自殺、自殘等

  記 者:毫無疑問,大學階段是種種人生壓力相對集中的階段,來自學業、人際關系、就業及感情諸多方面。那么,您認為,由此會誘發大學生哪些心理問題?

  方俐洛:確實,大學階段承受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其心理問題表現為人格的自我中心,容易變得孤僻、內向和脫離群體,易于沉迷網絡、錄像等。這種人格禁不起挫折,報復心強。據我們調查,1/4—1/3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

  申繼亮:同學之間的溝通不暢,沒有認同感,而大學時期是需要得到認同的。

  蔣 獎:現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定的爆發率。每個班都有一兩名學生存在人格缺失,2001年有資料顯示中度癥狀者占大學生人數的10%以上。但像馬加爵那樣指向外部的還是極少數,更多地會指向內部,如自殺、自殘等。

  大一最關鍵。大學生要善于發現自己多方面的價值,要敢于承擔責任,應該建立一個宿舍、年級、學校、社會的網絡管理體系

  記 者:置身重重壓力包圍中,大學生進行自我調適和自我救援是不可或缺的。

  蔣 獎:大學的評價體系不再是單一的分數,畢竟學習環境有了很大變化。大一是最困難的時期,處于與父母親人的心理斷乳期。大一沒適應好可能四年都不快樂。很多學生會越來越自卑,應該出臺一套輔導計劃來幫助他們意識到大學和中學的不同。

  記 者:馬加爵收集了“忍”的字畫,說明他意識到自己性格方面的一些問題,但最終卻沒找到好的解決辦法。當心理抑郁到一定程度怎么辦?

  方俐洛:自己是無助的,要依靠心理醫生。人格形成的關鍵年齡是3歲、7歲、13歲和18歲,除3歲前在家外,其它都和社會教育有關系。所以教育應切實擔負起責任,大學生都應選修心理健康課程。

  車宏生:學會調適自己,適應規則。不能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要敢于承擔責任。

  蔣 獎:善于發現自己多方面的價值,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失為扭轉抑郁狀態的途徑。如想到自己還可以幫助更無助、更貧困的人,慢慢地就可能擁有一個較為成熟的心態。

  申繼亮:一個學生真的壓抑了,一件小事會在其自身心理不斷放大。對此,首先要想到找心理醫生,不要積怨。應該建立一個宿舍、年級、學校、社會的網絡管理體系。

  記 者:如果看不到壓抑的現實有改變的跡象,毀滅或自毀就是必然的?

  蔣 獎:這時來自同學間的幫助非常重要。班主任和輔導員也應更關注這些同學。但現在很多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心理健康知識,也就談不上幫助別人。

  樊富珉:我們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擁有健康的成長環境,那些成長背景欠佳的學生尤其需要關注。在一定的環境下,極度自卑的學生會用超常態的方式來表現自尊。

  同學之間應該尊重差異,學會欣賞獨特性。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與人和諧相處。當個體在群體中受到孤立、排擠和歧視時,行為容易沖動

  記 者:馬加爵說自己努力想和周圍的同學處好關系,但多遭遇嘲笑和冷漠,如何尊重自己不喜歡的人并與之相處?選擇不接觸或躲避?

  申繼亮:不少國家不提倡特殊教育,而提倡全納教育,即個體間無優劣之分,只是個性差異而已。這種基本的教育理念應貫徹。當個體在群體中受到孤立、排擠和歧視時,則容易行為沖動。同學之間躲避不是辦法。

  樊富珉:相互之間應該學會欣賞獨特性。

  記 者:關心人、尊重人是大學生最基本的素養,同學之間應該努力做到讓強者有心,弱者有力。

  鄒 泓:冷漠和敵意讓人產生逃避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是多元的,要學會尊重差異。這種觀念要從小教育、滲透。當然,如缺乏這樣的教育,一旦碰到不如意,反社會性就會增強。

  學校要教會學生樂觀面對困境,讓學生知道在什么情況下通過哪些途徑可獲取有效幫助,以此來提高他們面對挑戰的能力

  記 者:很多高校都有心理咨詢中心。它們真的在發揮作用嗎?從教育的角度說,我們還應該做哪些努力?

  樊富珉:現在許多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大多形同虛設,只等學生上門咨詢。我們應該主動出擊。現在清華大學等學校每年新生入學都要做一次心理健康篩選,發現有抑郁、自卑傾向者會對其進行重點跟蹤和疏導。重在預防。

  方俐洛:學校首先要發現這類學生,大學要設立心理檔案。

  車宏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主要是教育問題。相應地,社會評價指標也不能光看學歷、知識,還要考察其人格,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變成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蔣 獎: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有心理咨詢機構。一些學校還把心理咨詢機構看作思想政治工作,由一些政工干部坐堂,成了擺設。

  鄒 泓:心理學的基本原則是助人自助。學校要教會學生樂觀面對困境,讓學生知道在什么情況下通過哪些途徑可獲取有效的幫助,以提高他們面對挑戰的能力。同時要讓老師和大學生都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記 者:班主任、輔導員、科任老師如何幫助學生疏導心理郁悶?

  鄒 泓:現在很多大學生不能有效應對學業、情感、就業等壓力,學校應該配備專業人員加強指導。目前很多思想政治課程和學生的心理需求相距很遠,應該有針對性地告訴他們如何自我調適。

  記 者:貧困加劇了心理不健康?用孤僻和冷漠來掩飾貧困的尷尬是人的一種自然選擇。這時候應如何面對?

  鄒 泓:不能這么說。農村孩子多樸實,鄰里關系很親密。只是上大學后,他們適應城市環境的時間可能長一些,困難多一些,挑戰大一些,但這和他們的心理健康沒什么關系。

  樊富珉:來自偏遠地區和農村的學生相對貧困,視野相對狹窄,因此,輔導員和科任老師要多關心他們。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要注意技巧和方法。因為這群學生比較敏感,有時不恰當的特殊關懷反而會觸發其自卑心理,效果適得其反。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并不比其他群體嚴重,媒體不應不負責任地炒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更緊迫。很多心理熱線從業者都沒有專業知識

  記 者:除了個人、同學和學校的努力外,我們的社會大環境應該為大學生心理救援提供些什么?

  鄒 泓:首先要轉變觀念,不是精神病人才需要看心理醫生。國外有一種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一旦發生空難、火災等事故,專業輔導人員就參與救助。目前,社會心理咨詢門診、心理熱線如青春熱線、女性熱線等都還太少,很多從業者缺乏專業訓練,因此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更顯緊迫。

  方俐洛:早期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如父母和鄰里認為不愛說話的孩子就乖巧,這種家庭和社會評判是偏頗的。初期的這種教育容易使孩子走向內向、自閉。如從馬加爵寫的絕命書看,所陳述的都是小時候的事情,長大后的事情沒怎么觸及。他不是沒有長大,而是不愿長大。

  記 者:最近某電視臺推出以馬加爵為原型的《狂魔落網記》新聞故事節目,還有消息說有導演準備以此為原型拍電視劇,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鄒 泓: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并不比其它群體更嚴重。雖然有些大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但為數極少,整體上并不比社會其他人群問題更多。媒體不應不負責任地炒作。

  【專家簡介】

  方俐洛: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車宏生: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申繼亮: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鄒 泓: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蔣 獎: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講師

  樊富珉: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主任

來源:人民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