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而大學生更是處在幼稚與成熟兩者交接的關鍵時刻,伴隨著殘存的幼稚性和抗誘惑力弱的特點,以及性生理、性心理成熟期的低齡化,不少大學生已有sex經歷,甚至走上同居之路……
同居=愛情+性+金錢+懷孕……
同居,現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①同在一處居??;② 指夫妻共同生活。但一研究中國傳統婚姻的專家給現代的“同居”這樣的定義:①為了一定時期的快樂的行為;② 試婚;③不履行法律的形式的事實婚姻。他還說,大學生 同居主要以前兩種、尤其是第一種為主。本文對同居的理 解是:同居的必要條件是①發生了性關系;②同居雙方共 同居住一段較長的時間。以下是我們了解到的幾對同居者:
A是某高校97級學生,旅游期間結識了另一高校97級的女生B,短短的十多天,兩人發展為戀人關系。回校后互相非常想念,由于兩人在異校學習,打電話又難敘 相思之情,所以干脆每周末雙方約在學校附近的一酒店度過雙休日,每次費用均在三四百元以上。A、B覺得長期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于是找了套遠離學校和家里的 房子租了下來,從此順理成章地過著“夫妻”的生活。他們都說,每天都要趕公交車上學,放學后又匆匆地擠公交車回出租屋,很辛苦,但兩人能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辛苦之余也 有幸福感和“家”的溫馨感。
C和D是同班同學,而且成績都挺拔尖。他們大三時 開始拍拖,大四開始在校外租一間月租約300元的單間過同居生活,開始實行AA制。他們說,同居是兩個人的共同意愿,且都視對方為以后的結婚對象,同居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性,而是為了找個安靜的地方學習。他們也經常 鼓勵對方努力學習考研,并沒有因為同居而減少苦讀的勁頭。談到“性”時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懂得對自己做的事負責。
E和F都來自澳門,以前是中學同學,97年考上了 廣州的不同高校。拍拖是大二開始的,由于不在同一間高校,E和F覺得兩人雖然心靈距離很近,但現實距離很遙 遠。于是他們在F大學附近租了間套房,過起了同居日子。E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由于相距遙遠,為了相聚而曠課是經常的事,但E不認為這對學業有影響。同居的生活揭開了對方神秘的面紗,把對方的缺點暴露得一覽無遺;F不 再有同居前那種感覺,不敢承諾以后兩人會走在一起。E說,同居是你情我愿的事,是很正常的事。
G和H以前是內地某中學的同學,五年前H移居香港, 1997年又考回廣州某高校,與G的大學相鄰。在中學 時G對H已有好感,H考回廣州后,G認為兩人非常有緣分,對H展開了強烈的追求,并且如愿了。隨后兩人感情直線上升,難舍難分。去年H在G的要求下在石牌村租了一間月租500元的單房同居起來。由于G和H對性知識了解甚少,安全措施不當,同居半年就懷孕了,做了人流,給H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莫大損傷,看了幾次中醫也調整不過來,體重驟然下降,學業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流產不久便告別了同居生活,與G的關系也若即若離。
大學生如何面對性沖動
大學生在智能、體能、性機能等方面的發展已趨成熟,他們常將性意識和愛情緊緊結合在一起,有比較強的性沖動。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同居者在同居前都發生過性行為,有婚前性行為的學生更是不少。暨大醫學院團委1997年在廣州地區八所高校包括暨大、中大、華工、華師、廣工、廣商、華建西院、廣州大學的有關“婚前性行為”的調查統計表明,1136名接受調查者中,14.1%有過性經歷;浙江大學也曾對319名大學生作過調查,統計表明平時有性沖動的占87%,其中男生為96.3 1%,女生占68.7%。此外,發生過邊緣性行為(包括接吻、擁抱、撫弄性器官)的更是占相當大的比例,幾乎與談戀愛所占的比例相等。大學生應如何面對性沖動、安全度過這段“動蕩”時期呢?首先要正確認識性沖動,性意識活動是從性啟蒙后開始的,其內容的豐富和活動的頻率的增加在青少年時期達到高峰。因此,大學生容易性沖動是正常的現象,符合人的性生理、性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但必須恰當處理性沖動,否則可能導致性偏差,影響學業,甚至導致性放縱、性犯罪等一系列問題。大學生應學會用理智和道德約束自己,保持理性的頭腦,學會心理及注意力的轉移和調節,應考慮超過一定限度的性沖動所帶來的后果,包括給對方和給自己的,考慮自己能否承擔這個責任。
對大學生同居的思考
大學生婚前性行為、同居,說到底是社會化現象,社會上越來越開放的性觀念,屢禁不止的賣淫嫖娼等一股股混濁的“黃”流對校園的沖擊可謂不小。從教育體制上說,高校缺乏對學生的性教育和引導。極少高校有性教育課程,許多高校的性教育只是給新生放一盤有關生理衛生的錄像帶甚至有些連錄像也沒有。對于大學生婚前性行為及同居并不能簡單地用“對”和“錯”判斷之。大學生同居作為一個事實,高校教育必須承認這一點,充耳不聞是對大學生的不負責任。毫無疑問,目前同居是與高校校規相違背的,幾乎所有高校對非法同居或發生性行為的學生均作處分直至勒令退學的處理。不久前某高校一對戀人在一涼亭里半夜進行性行為,當場被學校保衛抓獲,雙雙被作勸退、留校察看半年的處分。但簡單的處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教育界人士早已指出,學校加強對學生性觀念的引導和教育已迫在眉睫。不僅如此,家庭和社會也應當采取相應措施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性觀念,保證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周邊的聲音
反對派A女生:絕對不贊成這有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同居,萬一他不要我了,豈不是很慘!B男生:我自己不會同居,作為一個學生,同居或多或少會對學業有影響,同居是要負責任的,更是涉及到倫理、法律等問題。(注:反對大學生同居的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多為女生以及比較傳統的男生。)
贊成派A:現在是什么年代了,還那么保守?想當年我國某報刊出第一幅裸體照,第一次裸畫公開展出時也大驚小怪的,如今我們說它們是藝術。B:性壓抑的婚前性行為更可怕,所以我認為與其壓抑,不如正視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適度的性(即使在婚前)是有好處的。 (完全贊成大學生同居的為數較少)
中間派A:同居是一個很復雜的社會問題,同居都有自己的特殊原因、條件、機會,有不同的社會經歷和道德觀,對大學生同居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B:自己不會,別人怎么樣我無所謂。C:勉強贊成,但前提必須是兩人的感情已發展到可談婚論嫁的地步,總之是必須考慮終身的。(絕大部分大學生的觀點屬于此大類,表明絕大部分大學生對同居較寬容,且有條件地承認,并不一口否定,但又不絕對地贊成。)
某對中國傳統婚姻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大學生同居不能僅從大學生自身角度看。從整個社會環境看,改革開放在帶來許多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觀念以及洋垃圾,如性自由、黃色文化。這未免會給校園帶來強烈的沖擊波;從歷史背景看,自宋明以后,社會對性壓抑非常嚴重,對于女子來說,貞操重于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同居表明 性觀念的開放,具有進步的一面;從媒體方面說,越來越多有關性的報道、廣告,尤其是那些淫穢書刊,還有很難控制的網絡上的黃色東西,給大學生造成負面引導;此外,今天良好的避孕工具、技術的推廣為同居提供了條件和安全的保障。但我反對大學生同居,畢竟學生是以學業為主的,同居或多或少地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很難說同居都會有以婚姻而告終的圓滿結局,這必然會給雙方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
來源:大眾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