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暈厥亦稱暈倒,由于腦部一過性血液不足或腦血管痙攣而發生暫時性知覺喪失現象,病人暈厥時會因知覺喪失而突然昏倒。在昏倒前常見周身發軟無力,頭暈,眼黑目眩,昏倒后,可見面色蒼白或出冷汗,脈搏細弱,手足變涼等。輕度暈厥,經短時休息,即可清醒,醒后可有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
發生暈厥的原因常為血管神經性和心腦疾病引起兩類。如疼痛恐懼、過度疲勞、饑餓、情緒緊張、氣候悶熱、體位突然改變等因素可誘發血管神經性暈厥。
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肌炎、高血壓、腦血管痙攣發作等疾病等也可導致暈厥發生。
●《現場急救》
1、令病人平臥,松解患者衣領和腰帶,打開室內門窗,便于空氣流通,另外將頭部稍低,雙足略抬高,保障腦部供血。
2、如有心臟病史,并可疑是心臟病變引起的暈厥時,應取半臥位,以利呼吸。
3、可針刺或用手指掐病人的人中、內關、合谷等穴,促使蘇醒。
4、注意對病人身體的保暖,隨時觀察病人呼吸,脈搏等情況。
5、待病人清醒后,可給病人服用溫糖水或熱飲料。(在暈厥時忌經口給予病人任何飲料及藥物)
6、經處理仍未清醒者,應及時進行呼救或妥善送往附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