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種由于變態反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的廣泛性氣道狹窄(痙攣)的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病人都可能由不同的過敏原而誘發哮喘發作,有些人因接觸或吸入花粉、動物羽毛、灰塵、螨蟲、煙霧等引起發作,也有的人食用魚蝦、雞蛋、牛奶等食品,有些藥物,如青霉素,阿斯匹林等也可能導致發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房屋裝修使用油漆、涂料等一些化學性物質,以及有的人對應用某些化妝用品而導致過敏,發生哮喘。
鐘南山院士指出:哮喘是一種以肥大細胞、嗜酸性細胞和T細胞為主的慢性氣道炎癥,喘鳴、咳嗽、胸悶、運動性氣促均是臨床氣道炎癥的反映。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屬于“哮征”病因主要為肺、脾、胃三臟素虛,影響津液正常輸布運化、聚而成疾,伏于體內。每遇六淫之邪和情志、飲食所傷,使肺氣郁悶,痰氣交阻,而形成氣喘痰鳴,本虛標實之癥。
●《臨床表現》
其發病有季節性,春秋季發病率高,寒冷地區較溫暖地區高。
前軀癥狀:發作前多有鼻、咽、眼部發癢噴嚏、流涕和咳嗽等先兆癥狀,夜間多發。
發作期癥狀:病人常先有胸部緊迫感或窒息感,繼而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帶有哮鳴音,病人十分痛苦,呼氣時間明顯延長,端坐呼吸,兩肩聳起,全身大汗,口唇發紺,患者往往煩燥不安,精神緊張,發作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在咳出少量粘液性痰或大量痰液后,哮喘隨之停止。
哮喘持續狀態:重度哮喘發作持續24小時以上,經過一般治療不能緩解者,稱哮喘持續狀態,其發生原因常與下列諸多因素有關,感染未得到控制;過敏原沒有去除;體液消耗過多;利尿失水,以致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阻塞小支氣管或出現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另外,心功能不全,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也可能導致哮喘持續狀態的發生。患者有時張口呼吸,大汗淋漓,面色蒼白或青紫,四肢厥冷,脈快,如果呼吸困難明顯加重,而哮鳴音卻反而減少或消失,此時如不及時搶救,多因窒息,自發性氣胸,肺不張,二氧化碳麻醉等導致嚴重呼吸衰竭而死亡。
●《現場急救》
1、讓患者半臥位,消除恐懼心理和焦慮情緒,但慎用鎮靜劑。
2、吸氧,哮喘病人家中應備有氧氣袋和簡易的吸氧裝置。吸氧流量不能過大,應堅持做低流量持續吸氧的原則。
3、痰液粘稠者,祛痰劑往往效果不好,應給予滲液靜脈滴注。嚴重的哮喘,特別是哮喘持續狀態,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以防發生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意外情況。
作者:張熙增
來源:自救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