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烏魯木齊3月4日電(記者賀占軍、丁建剛、邢靜)王建國是烏魯木齊市一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下崗職工,2006年初因病在新疆第二濟困醫院做了心臟彩超檢查。
“這項檢查在同類醫院需要花費240元錢,而這家濟困醫院的收費是100元,因為我是低保人員,醫院又按規定減免了一半費用,只需交50元就可以了。”王建國說,濟困醫院幫他解決了大問題。
現在,北京、浙江、海南等中國大部分省市,各種形式的此類醫院已經相繼成立,城市特困群體普遍受益。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正在嘗試通過建立平價醫院,解決目前國內普遍存在的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對普通百姓而言,建立平價醫院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烏魯木齊市民王亞麗說:“至少我們聞到了看病價格會越來越合理的氣息。”
作為被中國衛生部推出的平價醫院典型,新疆的濟困醫院早在2003年8月便已出現。濟困醫院采取政府花錢買服務的方式,為城鎮特困群體提供醫療服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副廳長王小燕說:“濟困醫院職工的工資、住房公積金和醫院取暖費,均納入自治區財政預算。政府每年還為兩家醫院投入640萬元,專門用于補助城鎮特困群體的基本醫療開支。”
記者在新疆第一、第二濟困醫院的公告牌上看到對特困群體就醫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例如,免收診療費、注射費、手續費,檢查費低于國家現行標準一半;藥品費加價按醫院進價的3%收取。“正常情況下,患者在這里就診比其他同級醫院少花費一半,而且貧困、低保患者花費比其他患者平均還要低40%。”新疆第一濟困醫院院長王杰說。
時至今日,這兩家公立非營利性質的濟困醫院,不僅使1萬余名貧困患者從中受益,而且醫院也擺脫了困境,恢復了生機。
基于新疆濟困醫院的成功運作經驗,衛生部提出要在中國各地建立平價醫院的要求。分析人士認為,平價醫院和濟困醫院的實質一樣,即由政府花錢,醫院提供服務,解決群眾看病難題。
以此模式破解當前中國困難群體面臨的醫療困境,成為許多人的期待。新華網網民“bluesky”評價說:“建立濟困醫院或平價醫院的嘗試,表明公立醫院正在逐漸回歸本位,這無疑讓人感到興奮。”
“醫療衛生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而且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平價醫院的意義就在于探索。”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表示,要用發展的眼光、理性的智慧和改革的勇氣正確對待衛生改革與發展。
無論如何,對被高價醫藥費壓得透不過氣的中國百姓來說,平價醫院的出現無疑是個福音,如今人們更盼望看得起病的日子能夠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