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醫療領域“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國家今年起將推行兩大政策予以解決。來京參加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必須把這些好政策落實好,盡快見到實效
政策一:農民看病可“報銷”: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增至全國40%.
[政策亮點]農業部部長杜青林日前表示,2006年國家將加快農村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市、區)擴大到全國縣(市、區)總數的40%左右。按照這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國家和地方政府拿40元,農民拿10元,建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基金,給每個農民建一個賬戶,看小病自己拿一部分,大病按規定報銷。
?。郜F狀]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從2003年開始試點,如今已由過去的鄉鎮擴大到以縣為地域,資金量也相應增大,這可以更有效地解決農民看大病、重病問題。數據顯示,到2005年底已有近1.8億農民從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中受益。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立醫院院長許戈良說,合作醫療試點推行之初,農民持懷疑態度,認為自己出的錢可能會被別人報銷花掉,但現在非常希望加入。2005年,安徽省670萬農民加入了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當年籌集資金1.5億元,當年給農民看病返還了1.2億元。
?。鄞斫ㄗh]許戈良代表:在政策逐步推開的同時,也要注意考慮各地經濟發展和有些地方財政困難問題,適當照顧一些更貧困的地方?!?/P>
政策二:推行社區醫院“首診制”:讓老百姓不都往大醫院跑.
?。壅吡咙c]國家明確指出,要加快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按照部署,衛生部2006年將在全國推廣雙向轉診制度,鼓勵試推社區醫院“首診制”,讓常見小病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治療,大病則轉向二級以上的大醫院,大醫院確診后的慢性病治療和手術后的康復則可轉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及時轉診。
?。郜F狀]大醫院門庭若市,基層小醫院門可羅雀,社會上流行的“全國人民上‘協和”的一句話,揭示了醫療體制存在的弊端。全國人大代表何文杰說,現在到大醫院讓專家看感冒,非常不合理,而且大醫院的高額醫療費,增加了患者的負擔。但現在社區醫院由于醫療水平低,人才匱乏。國家大力發展社區醫院,可謂是抓住了“看病難”的根。
?。鄞斫ㄗh]許戈良代表:社區醫院和中心醫院要發生垂直關聯,這是推行雙向轉診的基礎,大醫院的醫生要到社區醫院鍛煉,社區醫院的醫生要到大醫院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