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這樣一個朋友:學歷是專科,名叫小史.畢業(yè)后,經過自己的努力,應聘在一家三資單位工作,同一個公司的工作人員都不是正規(guī)名牌大學畢業(yè)生,就是碩士生,讓他感到有些自卑。工作一段時間后,小史覺得開始厭倦這份工作、心情煩躁、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反應遲緩,他感覺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感覺沒有什么能讓自己開心,活著也太累了,經常晚上睡不著覺,早晨早醒,很容易疲倦,不想動,感到頭暈、心跳.架不住我的勸說,我們一起去了醫(yī)院,醫(yī)生聽了他的講述,檢查后診斷為神經衰弱。給他開了藥.有一天,他突然服了20粒安定,想讓自己長眠不醒,直到這時她才去精神科治療,結果發(fā)現她患的是抑郁癥。
像小史一樣,在臨床上70%的輕微抑郁癥患者找內科或其他各科治療。實際上,抑郁癥患者除了表現為厭倦、心情煩躁、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等疲勞癥狀外,主要還有情緒抑郁,有誘因及無誘因的情緒低沉、郁郁寡歡,對自己的前途悲觀失望,對自己微不足道的過錯加以夸大,認為犯了彌天大罪,興趣索然,嚴重時出現消極觀念及輕生行為。此外,抑郁癥患者還表現為言語減少、行動減少、睡眠差等焦慮及各種疑病癥狀。
為什么會得抑郁癥呢?在尋問過醫(yī)學專家后得知:抑郁癥主要的原因是腦神經功能發(fā)生了異常,此外,快節(jié)奏的社會生活產生的壓力、生活中的困難和不如意也是促發(fā)因素。
專家還告訴我們:”抑郁癥是一種患病后果較嚴重的病癥,因為它與高自殺率緊密相聯。據流行病學的統(tǒng)計,15%的重癥抑郁癥患者自殺死亡,10%的抑郁癥患者產生自殺企圖。美國每年有30萬人自殺身亡,大部分是由于抑郁癥引起的。同時,它對個人生活、家庭、事業(yè)以及社會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因此,專家們呼吁,這種高發(fā)病率的疾病應該和糖尿病、冠心病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與糖尿病、冠心病不同的是抑郁癥是可治之癥,臨床醫(yī)學證明,3/4的患者可經治療緩解,經6-8周藥物治療后,2/3的患者可好轉(痊愈或接近痊愈)。所以你們回去一定要讓他的家人、朋友幫他樹立起自信心,相信在藥物的配合下很快就會好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