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1 09:39:33 華夏經緯網
辭舊迎新,在喜悅和期盼中,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元旦假期。中國人講究“開門大吉”,如何開個好頭,對新的一年至關重要。不管你選擇何種度假方式,不忘平安和健康,才能拔得頭籌。
元旦假期里,如何合理地調適身心,怎樣更好地做好保健?健康人士該做好哪些防護,有基礎性疾病的特殊人群又有哪些禁忌?來看專家給出的元旦4個健康提醒:
管住嘴 拒絕暴飲暴食
節日的餐桌自然格外豐盛,美酒佳肴應有盡有。美味當前,加之大家過節的心態都很放松,所以大快朵頤,暴飲暴食的現象比較普遍。不要對此不以為然,吃喝無節制,不止讓你徒增贅肉,更可能引發多種惡疾。
據健康863網的保健專家介紹,每逢節假日,尤其新年期間,消化道疾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腸炎、急性肝膽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都會直線上升。暴飲暴食不僅會刺激胰腺分泌,誘發急性胰腺炎,同時會加重膽囊、肝臟和腸胃的負擔,升高血脂、血糖,引起消化混亂、酒精中毒,誘發急性肝膽疾病、多種腸胃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甚至突發腦溢血、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專家提醒:要想躲開這些“節日病”,就必須保證飲食的合理性,除了忌飽食,應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均衡攝入肉類、蔬菜和水果,并務必記住控制酒量,更不要空腹喝酒,以免引起臟器負荷過大而發病。
重點關注人群: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炎患者,以及患有慢性膽囊炎和胰腺炎的人,都應少吃或不吃油膩、高脂肪食物,并少飲或忌酒。
會“挑食” 謹防食物中毒
節日期間,人們在餐飲場所、親戚朋友家就餐的次數大增,吃的菜式花樣也豐富多變,因此時有“食物中毒”的事件發生。個人要想保證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除了保證飲食的合理性,還應該學會“挑食”,選擇食用有衛生保障的食物,躲開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據專家介紹,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原因有食物被細菌或化學物質污染、烹調方法不當或食物本身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等,具體可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動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
專家提醒:要規避食物中毒,個人應重視餐飲環境衛生, 不要食用腐爛變質或疑似被污染的食物,同時應少吃或不吃生冷食品,并盡量避免食用海鮮、扁豆、豆角、蘑菇等易引起食物中毒的菜肴,對不熟悉的野生動植物也不要隨意食用。
重點關注人群:過敏體質者、有消化系統疾病的人,兒童、老人等機體免疫力較弱的人群,都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和相關飲食禁忌。
不“違規” 注意勞逸結合
節日里,不少人都有惡補瞌睡帳或通宵達旦縱情娛樂的習慣。但種種違反日常生活規律的行為,不但不能起到調節身心的作用,還會擾亂人體的生物鐘,容易引起人體各器官系統功能紊亂,輕則讓人精神萎靡,重則可能誘發多種慢性疾病。
專家提醒:個人在假期里,應注意勞逸結合,適當補充睡眠,放松身心,不要違反正常的生活規律。有基礎病史的人在假期更應注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保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狀態。
重點關注人群: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有疾患的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節日期間尤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忌操勞太多或玩樂無度,注意預防疾病的復發。
不忌藥 備好常用藥品
喜迎新年,大多數人都忌諱說不吉利的話,做不吉利的事情,因此不少人忌諱提到“藥”,有的病人甚至暫停服藥,怕給新的一年帶來不好的兆頭。但節日期間,人們的飲食結構、起居作息和情緒起伏都有較大變化,存在多重發病誘因,本身有疾病的患者切記不能突然停藥,否則可能導致疾病的復發或惡化,甚至危及生命。而健康人群也應準備“應急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專家提醒:治療中的患者按時復診、吃藥非常重要,尤其是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過節期間更應按醫囑照常服藥,并加強病情監測,隨時掌握病情波動,及時調整用藥。而有心腦血管病史的病人還應養成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的習慣。健康人群則可準備抗病毒藥物、感冒咳嗽藥、治療腸道疾病的藥物、消化系統常用藥、呼吸系統常用藥、抗過敏藥物、外傷用藥等常用藥,以備自己或家庭成員取用。
重點關注人群: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精神疾病患者切記應定時服藥。
以上的4個健康提醒,希望對你的元旦假期有所裨益。生活即將翻開嶄新的一頁。要贏得未來,就從今日的健康計劃開始吧。(文/健康863網 楊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