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11日 10:07:40 來源:人民網
與幾年前相比,北京的餐館數量、種類豐富了不少,餐館設施、菜品質量、環境衛生等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一些細節服務上,卻總讓人有那么一點點不舒服:無煙區里有人吸煙服務員卻不愛管;沒到下班點兒服務員就忙著打掃衛生、催客人結賬……業內專家指出,只有關注這些“細節”,餐館才能真正留住客人。
“無煙區”里吸煙服務員不愛管
體驗地點:遠大路上的一家知名連鎖湘菜館
事情經過:就餐前一天記者電話訂餐,特別強調請將就餐位置安排在無煙區。但是,就餐時,鄰桌幾位男士一直在抽煙,記者向服務員反映,服務員卻表示“客人想抽煙我們也不好阻攔”。
專家點評: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范圍若干規定》中規定,餐館應設置吸煙室或者劃定吸煙區,吸煙室或者吸煙區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
餐館衛生間臟得下不去腳
體驗地點:北方交通大學西門口斜對面的一家以香辣蟹著稱的連鎖餐館
事件經過:上周五晚上,記者和幾位朋友來到這家餐館就餐,期間,幾位男士去了趟洗手間,回來后就再也吃不下飯了,“男士洗手間里大便沒沖干凈,地上、洗手盆里到處都是嘔吐的臟物,我本想用水把污物沖下去,可是水流太小,惡心死了……”。
專家點評: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邊疆表示,衛生是作為服務行業尤其是餐飲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做好的一件事。而餐館的衛生不僅包括食品的衛生、烹飪過程的衛生,也包括就餐環境、衛生間等服務設施的衛生。衛生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督管理,餐館自身也應自覺地做好,比如有些餐館已經指派專人負責洗手間的及時清理和打掃,這樣的餐館往往贏得更多的回頭客。
離下班還有3小時服務員就忙著打烊
體驗地點:廣內大街一家知名連鎖川菜館
事情經過:晚上8點半,距離這家餐館閉店時間還有3個小時,記者走進這家餐館,由于外餐區有客人在吸煙,因此挑選了最里面比較安靜的地方,但服務員卻表示,該餐區已停止營業,只能到外餐區就餐。點餐時,記者點的兩道菜都被告知“廚師下班了”或是“原料用完了”,所以“做不了”。在等待上菜時,另一名服務員夾著結賬單走了過來說,“對不起,能先結賬嗎?收銀員快要下班了。”而在隨后就餐時,外餐區的服務員一直在叮叮當當地收拾餐具、掃地、擦桌子……這頓飯吃得可真鬧心!
專家點評:邊疆表示,對于餐飲服務業,不當著客人的面兒打掃衛生、用餐結束后結賬等都是不成文的規矩,尤其是在一些有規模的、知名的餐飲企業,更應該將這些規矩列入公司的管理規范中。
以“標準餐”為名 偷偷多收20多元錢
體驗地點:西北三環外一家知名重慶火鍋
事情經過:周末的中午,記者一行14人來到這家餐館,因為時間緊張,只點了熱菜,然后請服務員按照120元標準安排了6份涼菜。涼菜上齊后,記者發現無論是分量還是品質都不夠120元標準,因此在結賬時要求服務員報出涼菜的菜名和價格,結果6份涼菜共97元,比“標準”多了23元。而且,賬單上一次性筷子的費用寫著“1元×15人”,多收了1元錢。服務員雖然嘴上不停地解釋說,“涼菜比菜單貴是因為廚師增加了分量”,但當他看了看桌上的幾碟小涼菜后,只好理虧地離開,最后在賬單上減去了24元錢。 專家點評:邊疆認為,隱性多收費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這樣做無異于慢性自殺。政府相關部門應對這類行為嚴加管理、處罰。此外,消費者也不能甘愿“吃啞巴虧”,否則就助長了這種行為。
“廚師標簽”掉進菜湯里
體驗地點:展覽館路上一家知名老字號
事件經過:“1號廚師出品”、“8號廚師出品”……在一些中高檔餐館,一些上檔次的菜品上時,為了體現了菜品的高檔,也方便餐廳管理,常會在菜盤邊貼上這樣的標簽。然而記者在就餐時發現,這種紙做的小標簽很容易“溜”到菜湯里,被浸得油漬漬。“這種小紙條對我們沒有任何意義,反倒令人倒胃口,因為紙和紙上的鉛墨都很不衛生,早知道就不點這種‘高檔菜’了。”食客周女士說。
專家點評:邊疆表示,餐館應充分考慮到顧客的身體健康,用來體現檔次、便于管理的“廚師標簽”完全可以貼在餐盤背面或是托盤上,還可由服務員或是廚師親自向顧客介紹,這樣既衛生又拉近了與顧客的距離。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