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0 09:25:53 沈陽日報
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主題為“科學管理睡眠”。
學習壓力的加大,工作負擔的加重,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失眠癥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調查顯示,我國有38%的人群存在各類睡眠問題。失眠癥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是相當多的病人卻沒有得到科學的診斷和治療。
世界睡眠日的設立,并不是讓全世界的人在這一天放下工作,安然入眠,而是讓全世界關注所有睡不好覺的人,盡快擺脫失眠的困擾。
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但是您知道嗎?全球40%的人都曾為睡眠問題而苦惱。其實,通過科學的指導和調整,大多數人都可以睡上好覺。
我真的失眠了嗎?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對失眠的定義,你可以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屬于失眠:入睡困難、持續睡眠障礙或睡眠后沒有恢復感;至少每周三次并持續至少一個月,睡眠障礙導致明顯的不適或影響了日常生活;沒有神經系統疾病、系統疾病,使用精神藥物或其他藥物等因素導致失眠。
失眠究竟有多可怕?
睡眠良好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標志。患者常對失眠感到焦慮和恐懼,就容易出現以下的問題:失眠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減弱;失眠引起記憶力減退、頭痛;失眠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失眠可導致植物神經紊亂;經常失眠可引起老年癡呆癥;經常失眠使人過早衰老,縮短壽命;兒童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
你知道失眠原因嗎?
1、體質問題。
比如內分泌不調,遺傳等,約占20%-30%。這類人往往有家族史、發病年齡早、失眠時間比較長,甚至長達30年、40年。
2、焦慮、抑郁情緒引起。
約占60%。由于生活方式改變、應激的發生、人際關系緊張、性格特征等原因,焦慮癥、抑郁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3、軀體疾病引起的失眠。
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松、疼痛等都可引起失眠。
4、家庭社會工作關系困難引起的失眠。
主要表現為家人喪失、家庭負債、投資失敗;與父母、子女或夫妻關系困難、教育子女等方面;或工作單位人際關系緊張。
你的失眠屬于哪種類型?
不同的職業,可能導致你出現不同的失眠癥狀,你可以對照一下你的失眠具有何種職業特征:
1、壓力型失眠
職業類型:企業管理者、公務員、科研人員;失眠表現:入睡困難、睡眠淺、多夢、易醒。
2、不良嗜好型失眠
職業類型:自由職業者、經紀人、創意人員、文化公司職員、從事與時尚有關的工作;失眠表現:入睡困難、多噩夢、醒后神智懵懂不清。
3、焦慮型失眠
職業類型:多見于30歲以上的女性領導,比如私企老板、財務主管等;失眠表現:焦躁、恐慌、夜間驚醒后無法再次入睡。
4、抑郁型
職業類型:技術人員、不常與人交往的職業女性;失眠表現:表情冷漠、不愿意與人交往,缺乏自信,夜里2-3點醒后難以入睡,心緒繁雜,第二天醒來后有頭暈等身體不適癥狀。
失眠,我怎樣戰勝你?
失眠不是單獨的孤立的癥狀,它常常是精神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現,甚至是首發癥狀。約有60%的失眠是由心理因素導致,需要進行心理治療。而在頑固性、長期性失眠患者中,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癥狀。還有一些人是對睡眠本身的焦慮,“越是擔心失眠就越容易失眠”,造成惡性循環。
多數情況下,注意睡眠衛生就可以解決失眠問題,例如:改變生活習慣和睡眠習慣,按時上床和起床,睡前不喝咖啡飲料等等。另外通過有效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也可以解決失眠問題。
1、心理治療
一般心理治療:通過解釋、指導,使患者了解有關睡眠的基本知識,減少不必要的預期性焦慮反應。
行為治療:進行放松訓練,教會患者入睡前進行,加快入睡速度,減輕焦慮。
音樂治療:聽舒緩的器樂曲。
2、藥物治療
安眠藥:苯二氮卓類、巴比妥類和其他非巴比妥類。
抗抑郁劑:如米安色林、阿米替林、多塞平、馬普替林等。
3、其他
生物反饋:可加強自我放松訓練,對于減輕焦慮情緒有效。
體育鍛煉: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加重軀體疲勞感,對睡眠有利,但運動量不宜過大,過度疲勞反而影響睡眠。
調整生活習慣:如取消或減少午睡,養成按時睡眠的習慣。
食療:如睡前喝杯溫牛奶或溫蜂蜜水,平時多吃香蕉、土豆、杏仁、全麥面包、火雞和多喝菊花茶、燕麥片、亞麻籽。
總的來說,失眠主要是睡眠的結構和進程出現紊亂。能引起失眠的原因最多見的是心理行為障礙引起的,其次為精神疾病、軀體疾病、藥物等原因造成的。通過對情緒的調節產生對心理的影響,從而改善睡眠的紊亂狀態,以解除失眠癥狀,恢復健康的睡眠。
關注睡眠就是關注健康,關注生活質量。
來源:北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