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維修曾經是我的職業,但是,我的良心以這種職業為恥。為什么,因為手機維修中存在太多太多的黑幕……
同家電、電腦維修等相比,手機維修其實更為簡單。大多數消費者對手機的硬件不夠了解;水貨手機泛濫,得不到廠商的正規服務;國產手機質量不過關,售后體系不健全……這些都為奸商作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惡行之一:漫天要價
“開機50元。”這似乎已演變成為一條行業準則。其一,消費者會想,開機已經收了錢,如果不修,就白交了。其二,維修商即便開機后沒有找到故障,也可以隨意杜撰出一個來應付消費者。而且,這個原因往往是所謂配件缺貨,無法修理。這樣,消費者交了錢,仍舊修不好手機。
反制措施:對于此種行為,消費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維修前把相關事宜說清楚。即,開機后,必須把手機修好,如果修不好,就不能收取開機費。
惡行之二:以小化大
手機的故障雖然多,但常見故障不外幾種。譬如,將天線接觸不良解說成手機主板出現問題,而后,向消費者建議維修主板。其二,數據線故障,可以說手機屏幕壞了,呵呵,直接給消費者換塊液晶屏,成本只需幾十元,我可以賣到200塊。
反制措施:如果想避免此種現象,要么找朋友中懂行的人一起去維修,要么聯系正規的廠家維修服務點處理相關事宜。
惡行之三:無中生有
現在許多手機都有根據清單接聽或者來電自動接聽功能,而有許多手機菜鳥一樣的消費者,會拿著這樣的問題手機來進行維修。Ok,這好辦,先好好安撫他們,然后裝模作樣的打開手機面板,用烙鐵隨意補焊了幾個地方,清潔了下灰塵,同時借機再把接聽設置調整回來。如此,再給消費者解釋故障原因:“你這手機是芯片脫焊了,開機50,手工費收你30吧。”
反制措施:這種伎倆只能騙到對手機非常不了解的消費者。如果消費者在維修前閱讀了使用說明書,或者請教了使用手機比較熟的朋友,那么,維修商的這種接近于敲詐的行為就不可能得逞了。
惡行之四:留下隱患
為了提高手機維修的“回頭率”,培養老客戶。我還喜歡在維修中故意對手機故障不醫斷根。或者,同時發現二個故障隱患,故意處理好一個,而對另一個置之不理。還承諾給消費者1-3個月的質保,如果隱藏的故障在質保前發生了,大不了再修一次,再留下一個隱患便是。如果隱藏的故障在質保后發生了,開機費我就少收點,但其他地方可以多收點啊,反正都是莫需有的故障,都憑我口說嘛。
反制措施:其一,就是在故障再次發生時,同維修商爭執,要求其免費維修,若對方不允,就一直守著其柜臺,讓他做不了生意。其二,自然還是去大牌的,正規一點的維修機構。
惡行之五:缺乏票據
就是當場維修時不給對方開具發票,這樣,消費者維權機構也愛莫能助了。何況,這樣的事故多了去了,哪有這么多的人手。即便有消費者堅持要我開票據,那就將相關內容開在“熱傳真紙”上,這樣的紙一受熱,字就會揮發,消費者也就沒證據了。要是事故出大了,大不了換個地方,換個招牌就是了。
反制措施:對這等無賴行為和行徑,消費者防不勝防。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找聯營維修機構,千萬不要找游攤修理。最后,要想徹底解決上述的問題,還需要廠商,消費者,乃至整個社會一起來關注,來討論,來制定出相關的規范制度,并在試行階段中不斷加以健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