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22日14:54 深圳晚報 圖為小販販賣的野生蜂蜜塊。 本報記者臧培麗攝影報道 昨天下午,記者在上海賓館公交站臺上見到一個約30歲的男子在大聲叫賣所謂的野生純天然蜂蜜。記者走近后發現,該男子所說的“野生蜂蜜”為黃褐色結晶塊狀,表層被一層青苔包裹,散發有淡淡的野花香味。該男子一邊大聲吆喝著“純天然野生蜂蜜,能止咳化痰,美容潤膚,增強體質”,一邊還用刀撞擊蜂蜜塊,發出石塊相撞般堅硬的聲響。 自稱挖掘自地下 見不少過往路人聞聲圍觀,男子向大家稱蜂蜜塊是從海南五指山深山老林里幾米深的地下挖掘出來的,弄來一塊很不容易,要靠獵狗才能找到埋藏在地底下的蜂蜜塊。一些行人似乎經受不住誘惑,便以每斤30元的價格購買;另外一些行人駐足觀看不久便離開。賣蜂蜜者見記者一直站在其攤位前,很熱情地讓記者品嘗。記者質疑蜂蜜的食用安全性,賣蜂蜜者聞言說道:“有毒的東西我還敢拿出來賣,上午我已經在這賣了一塊30斤的了。” “野生蜂蜜”曾釀悲劇 據記者了解,2007年11月21日至12月2日,廣西環江、羅城兩地接連發生3起食用野生蜂蜜中毒事件,造成13人中毒,3人死亡。12月4日,廣西自治區衛生監督所發出了餐飲消費安全警示,提醒市民不要食用野生蜂蜜。 廣西自治區衛生監督所監督一科科長張中興解釋稱,夏秋時節百草繁盛,很多野生植物都會在這個時間內開花結果,這其中就包括一些有毒的植物。野蜜蜂在采集花粉時,很有可能將有毒花粉帶入蜂巢,釀成“毒蜜”。引起中毒的通常是花粉中的有毒物質生物堿,它會讓人出現頭暈、頭痛、唇舌發麻、惡心、嘔吐等神經中毒的癥狀。據介紹,云南昆明的山海棠、湖南的雷公藤等植物的花粉釀成蜂蜜,都有可能引發中毒。 街頭蜂蜜大多為偽造 據記者了解,這種在街頭叫賣的所謂的“野生純天然蜂蜜”,大都是用白糖加小蘇打熬制而成的,有的上面還人為地加上了青苔、蜂巢和干蜜蜂,以此來迷惑消費者。一位有著20多年養蜂經驗的業內人士則稱,街頭叫賣的所謂“野生蜂蜜”,有些是由不法分子用白糖、玉米面、明礬、舊蜂巢等物質加工成的。 據了解,正常的蜂蜜色淡、透明度好,而且芳香、味甜。而有毒的蜂蜜味道則比較苦澀,色澤較深,呈棕色或褐色。在食用時要先觀察品嘗,如果發現異常要立即停止食用。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