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5 13:15:00 來源: 解放網-新聞晚報(上海)
晚報記者俞陶然報道 地溝油含有有害物質,如果被不法商販轉化成食用油,就會危害人們的健康。遺憾的是,這條“黑心鏈”始終存在。昨天記者獲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徐子成研究員領銜研發的市科委項目通過了驗收,該項目將地溝油轉化為農藥助劑。由于農藥助劑售價高,這項技術有望打造一條“科技產業鏈”,用高價收購地溝油,從而切斷“黑心鏈”的原料渠道。 不法商販回收地溝油牟利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產生的地溝油在500萬噸左右,而上海每年的產量接近一萬噸。據了解,地溝油含有很多毒素,如果被人食用,會破壞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然而,不法商販會在飯店等大量使用食用油的地方回收地溝油,將其加工成食用油,賣給無證攤販、農民工食堂……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很多地方,地溝油“黑心產業鏈”是有組織的。回收人員和相關單位會有勾結,通過利益分享獲得穩定的進貨渠道。前些年,政府部門試圖推廣地溝油轉化成生物柴油的技術,為地溝油尋找“用武之地”。但是,生物柴油的售價是每噸4000元,為了有利潤可賺,只能以低于2000元的價格回收地溝油,而地溝油的“黑市價”是每噸2000元。因此,生物柴油項目缺少“市場競爭力”,加上政策原因,這些年并沒有發展起來。 用地溝油做助劑可賣高價 為了開發地溝油更高的價值,工程大研究員、市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徐子成帶領團隊,經過近四年研究,把地溝油中的脂肪酸酯類化合物轉化成了除草農藥助劑,并申請了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徐子成告訴記者,農藥助劑的作用是提高農藥藥效,降低藥用量,減少農藥的環境污染。國內使用的農藥助劑多為化學助劑,對環境有污染。而從地溝油中轉化而成的農藥助劑是油脂類助劑,是綠色環保的。“這屬于生物源農藥,是農藥研發的發展方向。”徐子成說。 據介紹,這種源自地溝油的助劑是用來除玉米地雜草的。把它和莠去津除草劑搭配使用,能使后者增效30%—40%。它的市場售價可達到10000元每噸,遠高于源于地溝油的“食用油”價格,因此,這項技術讓高價“搶購”地溝油、打破不法交易聯盟成為了可能。 目前,該農藥助劑正在河北宣化進行試用,讓莠去津除草劑的使用量減少了三分之一,得到當地農民的好評。 建議本市建地溝油轉化廠 據介紹,這項轉化技術可謂一舉多得。它能為成千上萬噸地溝油找到“出路”,實現循環經濟;它能打破地溝油“黑心鏈”,保護老百姓的健康;它能為農業生產提供一種新型的環保助劑,降低農藥用量,節省成本,并減少污染。 徐子成研究員表示,希望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盡快將這項技術產業化。按他的設想,產業化基地應建在上海,這樣能節省運輸成本,高效率轉化本市每年的近萬噸地溝油,再把農藥助劑運往各地,服務全國。廠房最好建在精制油生產企業內,這樣不但節約成本,還能轉化精制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油”。 專家也指出,在地溝油問題上,光靠科技是不夠的。政府部門要加強管理,使地溝油回收處于可控狀態。這樣,新技術才能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