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改變孩子從改變家長開始
2006-03-27

文章來源:閩北日報

正視孩子網癮問題”父母見面會引發教育孩子大思考
  
  本報訊 “我兒子在南平八中寄宿,開學至今都三個月了,為什么兒子周末都不愿意回家?”“我孩子今年剛上初一就迷住上網,還撒謊逃學,我打了也關了孩子,為什么就不見效?”……12月4日,200多位家長、學生與3位長期在一線從事孩子心理教育咨詢的老師,在南平實驗小學報告廳一起交流探討未成年人上網和家教問題。

  孩子過度沉迷網絡,身心俱疲,影響學業,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困擾,“網癮少年”這個新名詞近年來頻頻見諸報端。為了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幫助父母解決面對孩子上網的煩惱,市委文明辦、團市委、市教育局聯合發起了此次“正視孩子網癮問題暨成功家教巡回報告團”活動。

  報告團由市少先隊總輔導員鄭宗輝、南平實小陳繼雄、南平師范附小黃淑英三位老師組成。他們多年從事教學和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都是高級教師,其中2位考取了心理咨詢師,幾年來,陳繼雄老師已幫助100多位孩子脫離網癮。

  他們認為,造成網癮少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應試教育體制造成學生壓力過大尋求上網解脫,有社會黑網吧屢禁不止,以及社會不良文化的影響,但首要問題是家庭教育不當,要改變孩子,必須先從改變家長開始。(具體觀點摘錄詳見本版)

援引身邊案例,講解深入淺出,報告會引發在座家長、學生思考。家長學生紛紛述說心中的困惑,三位老師耐心解答,并將自己的名片分發給家長,歡迎家長咨詢,他們將義務解答。

  據悉,報告團11月26日至27日在浦城進行了首場講演,反響熱烈,當地還將講演實況錄成光盤。南平是報告團第二站,此后,報告團將于12月10日至11日在建甌,12月17日至18日在建陽,12月24日至25日在邵武巡講,見面會地點由當地團委安排。

  “我孫子小雨終于安心念書,不再沉迷網吧了,他還自己選擇學習計算機專業,太謝謝各位老師了。”昨日,年近七旬的老黃說起孫子小雨的變化,仿佛年輕了許多。

  小雨(系化名)的故事讓人心酸,促人警醒。

  市區某中學學生小雨自2003年上初一學會上網后就漸漸沉迷網絡不可自拔。母親的棍棒、老師的訓斥使小雨越滑越遠,小雨多次逃學曠課去打游戲,將家里彩電、手機、珍貴藏書賤賣,沒日沒夜通宵上網,成績自然一落千丈。去年3月,望子成龍的母親看著滿眼血絲已泡在網吧5天的小雨,突患腦溢血撒手西去。就在母親病危搶救期間,小雨沒有留下一滴悔恨的淚,還偷跑去網吧泡了兩天。

  母親去世后,小雨依舊上網成癮。去年12月10日凌晨,小雨摸走父親的手機和600元錢,再次不見蹤影。爺爺老黃找遍了市區各個網吧也找不到孫子,無奈之下,12月27日,憔悴不堪的老黃只好向公安機關和本報求助。

12月30日,《小雨,你究竟在哪里》一文見報,同時,本報派出4名記者分頭尋找小雨。今年1月2日,公安民警終于找到了泡在網吧已經23天的小雨。

  小雨身上折射出來的未成年人網癮現象讓我們感到震驚和困惑。我們邀請教育局、學校和各方人士共同探討“小雨現象”的根源和應對之策,前后共發稿10篇,引起讀者的共鳴。

  小雨找到了,但如何教育小雨,具體幫助小雨擺脫網癮不再“舊病復發”呢?缺乏教育專業技能的我們力不從心,于是,我們找到了長期從事學生心理輔導的市少先隊總輔導員鄭宗輝和南平實驗小學陳繼雄老師。兩位老師得知情況后,立即爽快地答應幫助小雨。

  兩位老師走訪小雨親人及所在中學的老師、班主任、同學和小學老師,在多方了解小雨情況后,建議小雨轉學到小雨爺爺所在鄉鎮的中學,(小雨父親孤身遠在廈門工作),換個新的環境。起初,這所中學有所顧慮,鄭宗輝多次做工作,學校最后同意接受小雨,還把小雨安排到一個學風正、成績好的班級。

  面對新的老師和同學,小雨漸漸抬起了頭。爺爺遵照老師開出的“藥方”——戒除孩子網癮,不能下猛藥,要給孩子以信任和尊重。小雨有時提出上網打游戲的要求,爺爺都答應,但要小雨先完成作業,并保證“在規定的1個小時或2個小時內回家,男子漢說話算話。”重理講情的家庭教育似和風細雨滋潤著小雨的心田,小雨回報給爺爺的就是遵守諾言,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

  多次聊天拉家常,陳繼雄老師發現小雨身上的閃光點——愛畫畫,而且畫得不錯。于是,身為美術老師的陳繼雄邀請小雨到自己家中看畫作,向他繪聲繪色講解美術常識,并請小雨對老師畫作提出鑒賞意見。在老師鼓勵和贊許的目光中,小雨說,“原來,我也是有長處的啊!”

  今年春節前,小雨主動打電話向陳繼雄、鄭宗輝老師拜年,讓兩位老師倍感欣慰。今年10月,小雨轉入一所中專學校學習,選擇的是計算機專業,他說,“電腦游戲曾經害苦了我,現在我要認真學習掌握計算機技術,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報告會上,三位老師認為,要幫助孩子戒除網癮,家長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講究教育方法——教會孩子認清奮斗目標和責任

  孩子,難道你就一輩子沉迷在這一平方米的狹小空間里嗎?難道你就這樣沒白天沒黑夜守在一部電腦前茶不思飯不想忙著升級追求虛擬的滿足嗎?難道人生就沒有比網聊打游戲更有意義更值得你去奮斗去追求的事情嗎?

  家長們,不要簡單生硬地對孩子怒吼“你要好好念書,否則將來找不到工作、老婆。”換個教育方式,效果會更好——

  孩子,人生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先甜后苦,一條是先苦后甜。如果你現在上網成癮,玩的是很痛快,但是沒有文化沒有技能,將來只能去打工,中國人口又太多,目前南平市場的價位就是每月四五百元,你能找到月收入幾千元的老婆嗎?很困難。現在你才14歲,上初二,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你發奮讀書,考上大學,再念研究生,辛苦11年,25歲你畢業了,碩士月薪可達到幾千元,二年后,你可以貸款買房了,再過幾年買車,你工作積極會被提拔重用,收入、地位更高,你孝敬父母,組建自己的幸福家庭,還可以做很多善事,受人尊敬。想一想,你用11年的努力學習,換來的是一輩子的幸福生活。兩條路,你要走哪條?

  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

  有位幼兒多次希望工作忙碌的父親帶他去公園玩。“六一”兒童節那天,父親終于帶上兒子來到公園享受陽光,可兒子一到公園就吵鬧著要回家,父親非常不解。看到兒子鞋帶松了,父親蹲下身子幫兒子系好鞋帶,抬起頭時突然發現,在兒子的視野里周圍全擠滿了大人的腳,哪里看得到青山綠水好景致啊?

  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聽孩子傾訴,和孩子平視,與孩子交朋友,不要動輒打罵拳腳相加。其實,網絡的魅力永遠比不過家長。如果家長經常有時間陪孩子打球、聊天、旅游,或者陪孩子有時間限制地打打游戲,指導他們上網學習、娛樂,相信孩子就不會頭昏眼花困在電腦前。

  家長要加強學習,指導孩子上網

  孩子今后走上社會,絕大多數要與網絡打交道,如果一味采取“堵”的辦法,不讓孩子上網,無形中就切斷孩子了解社會、融入社會的途徑,對孩子成長極其有害,也會使孩子反感叛逆。家長們要轉變觀念,引導孩子正確上網,爭取成為子女最佩服的人。

目前,多數盈利性網吧魚龍混雜,有條件的家庭最好購買家庭電腦,盡量避免孩子外出上網,把電腦安放在書房等公共區域,以利監控,并制定使用電腦規則,適時監督,嚴格執行,不能放任自流,控制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和內容。

  家長要學習掌握網絡知識,懂得收發郵件、下載軟件、查找資料,設置防火墻以防孩子瀏覽黃色網站,只有這樣,才能與孩子找到共同話題,實現良好溝通。家長可把一些優秀的教育網站,如中國教育曙光網、我要學習網、中國少年文學網、英語之聲、中學語文教育資源網等告訴孩子,鼓勵孩子利用教育網站學習。

  鼓勵孩子鉆研電腦

  告訴孩子,網絡是工具,不是玩具。可將家庭電腦安裝軟件、升級等任務交給孩子去做,結識內行的專業人員給他指導。父母家人和親友遇到使用電腦方面的問題都向孩子咨詢請教,促使孩子去鉆研,引導孩子向IT精英學習,并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網絡時代的有用之材。

  可讓孩子建立自己的個人主頁,由他自己充實內容,自己維護。做這項工作,孩子既有成就感,又有榮譽感,還有使命感——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對社會負責。主頁上的訪問量又是一個量化標志,學生對這個數字的興趣,遠比游戲的積分更為關注。

  讓孩子接受必要的挫折教育

  為什么很多孩子在小學時成績好、表現好,一到中學就出問題呢?中學課程量及難度加大,嬌生慣養的孩子吃不了苦就臨陣退縮。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受不了半點委屈,說不得,只要一丁點不順心的事就鬧翻天。

  其實,沒有挫折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沒有經歷挫折,會變得異常脆弱,要讓孩子明白生活有禁區,犯了錯誤要受到懲罰,要讓孩子懂得有些規則是無法動搖的,世界并不會以你為中心,有些過失是要自己承擔后果的。

  任何情況都不要放棄孩子

  任何情況都不要放棄孩子,孩子是可以被感化的。

  有個女孩來自單親家庭,靠母親含辛茹苦拉扯大,上初中時迷上網絡,開始逃學。母親找遍了城里的網吧,可女兒就是不回家。從來沒有摸過電腦的母親開始學習打字,只為了給女兒在QQ上留言。她留言說:“女兒,你在哪里?昨晚媽媽又是一夜沒睡,為了給你留言,花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打了200多個字,一不小心又不見了。你回來吧,家里的燈永遠為你亮著!”

  有一天深夜,女兒從網吧回來,看到家里的燈還亮著,她想起了媽媽的留言,推開了家門。媽媽抱住女兒哭著說:“好孩子,你可回來了!”從此,女孩回到學校讀書,并考上了重點高中,還把這段經歷寫下來,獲得全國詩朗誦一等獎。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