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慈善抗癌:紅基會呼吁企業財力援助
2009-05-04

2009年05月04日 00:28中國經濟周刊

編者按:剛剛公布的新醫改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設醫療保障體系,鼓勵和引導各類公益性組織發展社會慈善醫療救助。作為1994年即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過去十幾年間的慈善救助實踐及方法創新,對于致力于醫療救助的各類公益性組織頗有值得借鑒之處。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胡雪琴/北京、山東報道

“請救救我的孩子吧!她才十一個月大就得了癌癥。我們缺錢”

“請救救我妹妹吧。她左眼長了瘤,切除后又轉移到鼻子,現在還要再做化療,我們家的錢都花光了”

這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下稱“紅基會”)“溫暖中國——貧困腫瘤患者救治行動”(下稱“溫暖中國行動”)項目辦公室一天接到的兩個求助電話。

當記者前去采訪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每天都會接到類似的求助電話,他“為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十分難受”。

紅基會秘書長王汝鵬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紅基會“溫暖中國行動”項目辦公室自2006年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對貧困腫瘤患者的救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畢竟財力有限,如何對更多的貧困患者展開更有力的救助,成為當務之急。

3年免費救助5000多人次

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抗擊癌癥方面還有些滯后。有專家指出,癌癥已成為中國人口的第一位死因。中國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如果在癌癥問題上有所作為,無疑對全世界都是一個極大的貢獻。

“對癌癥患者來說,我們應該全程關注,不僅僅關注治療過程,更應該關注前段和后段,特別是預防癌癥。”王汝鵬介紹說,“溫暖中國行動”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防止貧困腫瘤患者因無錢醫治而轉變為癌癥患者。

“我是曾經生活在癌癥患者身邊的人,我切身感受到了癌癥給患者及家人帶來的莫大痛苦。”時至今日,紅基會理事齊中祥博士仍然難掩傷痛。十多年前,他的大哥被癌癥奪去了生命;幾年前,他的堂哥、母親、舅舅先后都因癌而逝。一直從事醫療領域工作的齊中祥想:“我能否為癌癥患者做點什么?”于是,“溫暖中國”的創意浮上腦海。

2006年10月28日,“溫暖中國行動”啟動,齊中祥出任該項目辦公室主任。“溫暖中國行動”計劃分兩期執行,一期從2006年至2008年12月,二期從2009年至2012年。

據齊中祥介紹,該項行動主旨是為協助政府改善貧困地區的醫療衛生條件,對患重大疾病的貧困人群提供醫療救治,主要途徑是通過在全國范圍內捐贈建立“溫暖中國行動”定點救治醫院,利用高科技腫瘤治療設備——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為審核確定的貧困腫瘤患者免費提供醫療救治。

目前紅基會在全國20多個省區已發展了近80家定點救治醫院,向定點醫院轉贈了價值近4億元的超聲聚焦刀等醫療設備,動員了上千名醫務工作者積極參與,為累計5000多人次的貧困癌癥患者提供了免費救助。

“溫暖中國”辦公室副主任楊勇表示,到2009年底,‘溫暖中國行動’定點醫院的數量將達到100家,每年將救助貧困腫瘤患者超過10000人。

大病救助采用“轉移資助模式”

如何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盡可能多的為貧困群眾服務?齊中祥博士介紹了一個印度的例子。

1976年,印度一位著名眼科醫生退休后,為了救助貧困白內障患者,創辦了一所公益眼科醫院。收費模式為“窮人分文不收、比較窮的人半價、富人全價”。他們一年救治人數就達10多萬人,不但沒有投入資金,還實現了贏利。

借鑒了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的成功案例,紅基會設計出了一個新的大病救助機制——王汝鵬秘書長稱之為“轉移資助模式”。

首先,在全國遴選定點救治醫院,標準有四條:自愿申請、考察審批、簽署協議、承擔義務。紅基會向定點醫院轉贈一臺價值500萬元人民幣的腫瘤治療設備——“超聲聚焦刀”,醫院同時也要提供一定的管理成本。

其次,協議約定,使用這臺設備時,在參照國家物價部門規定的價格基礎上,醫院收費原則必須是“窮人免費、低收入者減半、其他人正常收費”。同時,醫院每年必須免費為30—50名貧困腫瘤患者提供救治。

“轉移資助模式”實際運行情況如何?記者來到了“溫暖中國行動”定點醫院之一——山東單縣東大醫院。

山東單縣位于魯西南四省八縣交界處,屬于欠發達地區,腫瘤發病率較高。

該院院長房巨波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孫姓農婦,幾年前查出了宮頸癌,治療使得這個家庭愈加貧寒。后來,病情復發,被送到東大醫院救治。為了節省費用,她每天的伙食費只有1元錢。

“依據政府部門開具的‘家庭貧困證明’和紅十字會的介紹信等相關資料,該患者屬于‘溫暖中國行動’的救治對象,可利用中國紅基會捐贈的超聲聚焦刀對患者進行免費治療。”房院長說,治療后,該患者癥狀已明顯好轉。

據介紹,自2007年參與“溫暖中國行動”以來,東大醫院已經救治了96名貧困腫瘤患者,先后為貧困患者免除醫藥費達300萬元。

“全球企業抗癌計劃”

“溫暖中國行動的受益面還沒有達到預期。要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必須深化和拓展。” 王汝鵬說。

僅靠“溫暖中國行動”定點醫院進行救助,畢竟有限。如何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來參與其中?

于是,“溫暖中國行動——全球企業抗擊癌癥計劃”(下稱“全球企業抗癌計劃”)的行動正式出臺。“癌癥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需要全球企業的共同攜手。”王汝鵬向記者解析制定該計劃的出發點。

“全球企業抗癌計劃”由紅基會與FESCO集團、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共同發起,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代表參加了今年2月20日在京舉行的啟動儀式。

什么樣的企業可以參與這項計劃?

王汝鵬表示,“這是一個社會化的公益平臺,企業只要報名,即可參加。首先,我們會幫助企業自身建立一套防癌體系,讓企業全體成員了解癌癥現狀,掌握防癌常識,建立一套科學可控的防癌保障體系,遠離癌癥,保障健康。其次,要求企業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利用自身資源,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癌癥患者,從而用實際行動支持溫暖中國行動。

據介紹,自該項活動啟動以來,已經有一些企業承諾捐贈各類資源包括款物等。其中,法國科美集團承諾一次性捐贈價值近1000萬元的產品義賣籌款。也有很多知名人士和社會組織表示要積極參與,其中包括中國明星羽毛球隊。

而早在2007年就參與此項公益活動的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下稱中超聯賽)有限公司,其總經理呂鋒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溫暖中國行動。2007年,我們捐出價值600萬元的廣告資源;2008年,捐出800萬元資源;今年,我們又捐出了800萬元資源。”除此以外,中超聯賽每年第一個新聞發布會都是和紅基會共同舉行,支持和宣傳溫暖中國行動。

呂鋒坦言,中國足球近年發生了各種問題,意在通過這種公益活動來改善并提升形象,而且弱勢群體也確實需要幫助。“其實,幫助別人從一定意義上也幫助了自己。”

“全球企業抗癌計劃”如何吸引更多企業參與?王汝鵬介紹說,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聯絡選聘腫瘤方面的專家,籌備溫暖中國行動全球企業抗擊癌癥計劃移動健康大講堂,計劃用3年時間為1000家企業進行防癌方面的健康講座,幫助更多企業和機構建立科學可控的防癌保障體系,切實降低癌癥發病率;二是在合適的時機,成立全球企業抗擊癌癥俱樂部,為全社會搭建一個機制化的交流溝通平臺。

衛生部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主任趙平:癌癥科研急需經費支持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胡雪琴/北京報道

“在中國,每15秒就有一個人被確診為癌癥;每20-30秒就有一個人因為癌癥而死亡,每年癌癥新發病例200萬人以上。預計未來5年,中國癌癥發病率將更快地上升。”在第十五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到來之際,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王汝鵬發出警告。

數據顯示,上世紀70年代,我國每年死于癌癥的人數為70萬,2000年癌癥發病人數約180-200萬,死亡140-150萬人。盡管癌癥每年造成中國上百萬人死亡,醫療費用超過了上千億元,其破壞力并未引起全社會足夠的重視。

在醫療水平日新月異的今天,人類何以不能制伏癌癥?《中國經濟周刊》就此問題專訪了權威腫瘤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衛生部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主任、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趙平教授。

趙平院長給記者顯示了一份資料。根據全國腫瘤登記地區的年齡別發病率顯示,7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1萬人中有100多人得癌。放到10年的時間段,就是10年內,每10個人中至少有一人得癌。

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癌?趙平院長給予了專業解釋:一般正常細胞發展成惡性腫瘤細胞,會經歷“癌前病變”階段,而這一階段就會經過10—30年。有研究也證實,將近60%的腫瘤發生在65歲以上的人群,70%以上的癌癥死亡都發生在該年齡組。

他同時強調,中國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而且與同樣是老齡化社會的日本不同,中國是“未富先老”,這意味著中國癌癥問題將帶來更為嚴峻的后果。趙平院長深表擔憂,“如果我們不從現在開始采取對策,癌癥的危害將會超乎我們的想象。”

他還向記者介紹說,“就癌癥發病率來說,中國的情況是城市比農村多,大城市比小城市多。在城市中,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多,如果不采取措施,聽之任之,癌癥會讓我們再好的生活、再多的財富都化為烏有。”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公布了十大致癌因素,首位就是吸煙。而記者看到了一張癌癥死亡排行榜,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肺癌從第四位躍升至第三位,而到了2005年,則名列第一。“煙酒不分家似乎是中國式男人的生活方式。”趙平院長一口氣說了“五個最”:“中國是最大的煙葉種植國、最大的煙草生產國、最大的煙草消費國、同時還是吸煙量最大、煙民最多的國家。”

與美國肺癌死亡率下降相反,中國的肺癌死亡率直線上升。“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對此發出警告,中國應該在控煙上采取果斷措施,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癌癥治療水平如何?“我們醫院腫瘤臨床治療跟國外的水平幾乎不相上下。因為高級設備、藥物基本相近。但在腫瘤的基礎研究方面,中國卻與國外相差甚遠。美國NCI一年研究經費就高達50億美元,而我們研究所則僅有幾千萬元人民幣。”趙平院長如是說。

來源:鳳凰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