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1日09:02 來源:深圳特區報
一直想為食品飲料行業的發展做點事情。但愿望永遠與現實相差甚遠,從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食品飲料行業問題此起彼伏。盡管我們擦亮眼睛,精挑細選,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就在我們正在為沒有掉進某個陷阱而暗自慶幸時,或許早已另外又中招了,有時不免擔心自己的肚子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被裝進了泔水油、添加劑、有害及過期食品?這種現狀,著實讓人擔憂。細細梳理一下,我們想從小事做起,為消費者做點實事,至少讓消費者吃喝得明明白白,這也是計劃刊出《飲用水知識掃盲手冊》的初衷。 多年來,水種之戰、水源之爭、酸堿度之說,中國飲用水市場不斷有各種爆炸性新聞出現,讓人目不暇接,口水戰、網絡戰、報紙戰,你方唱罷我登場,透過前面的濃霧,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有責任感企業和有良知的專業人士,他們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喚醒消費者,走出食品飲品消費的誤區。說到底,在這場戰爭中,媒體也好,飲用水生產商也罷,無論是基于何種想法,有一個底線那就是對消費者負責,對我們普通大眾的健康負責。 《食品安全法》6月1日正式實施,從某種程度上講,普通大眾對食品安全寄予了太多希望,其實我國并不是沒有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近20部法律、近40部行政法規、近150個部門規章,食品安全說到底不可能靠出臺一兩個法律就能解決,正如農夫山泉的一位負責人所說,只有把好了企業的道德關口,才能真正生產出讓消費者放心的食品。(李素玉) 你是否知道何時喝水,該喝多少水?知不知道哪些水種適合自己?溫度逐漸攀升,太陽越發猛烈都在告訴人們夏天來了,身體也進入“水季節”。別看喝水簡單,但其中很有講究。據調查發現,深圳消費者存在許多飲水誤區,長期如此將影響人體健康。為了消費者掃除飲水知識盲點,本報獨家策劃并刊出首期《飲用水知識掃盲手冊》,旨在普及飲用水常識,倡導科學飲水強身健體。 現代人急需飲用水知識掃盲 記者采訪一些消費者發現,在飲水上他們都存在不少共同的誤區,這些誤區也具有普遍性。許多消費者對飲水常識了解不深。雖然有所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加注意。 業內人士對此也深有憂慮,他們認為,水是“百藥之王,文化之母,人性之靈”,水看似最簡單,實則最復雜。人體中有70%的水,每天都要通過不同的方式補水,但是人們卻對日常接觸最多的水知之甚少,甚至存在對飲水知識誤讀的現象,這些都與健康生活背道而馳。因此,現代人急需飲用水知識的掃盲。記者在隨機采訪中發現,現代人對飲水知識缺乏,不同年齡的人群喝水有什么講究、如何健康地喝水、如何喝適合自己的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夏天里,小黃所在辦公室的桶裝水更換頻率越來越勤。炎熱天氣里,人體急需補充水分。業內人士認為,飲水機加熱功能一直開著,飲水機里的水隔一段時間就反復加熱,這會煮成對身體有害的千滾水。 除了飲水上有誤區外,記者調查還發現,許多消費者對健康科學喝水的相關知識只是略知一二,并沒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業內人士認為,最大的問題在于消費者并沒有對科學飲水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因為錯誤飲水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并不會馬上直觀表現出來。所以很多人即使知道存在誤區,還是將錯就錯,選擇忽略更甚者直接無視。長此以往,將對身體造成極大危害。 他希望通過《飲用水知識掃盲手冊》這種大力度的媒體宣傳掃清消費者飲水盲點和誤區,更為重要的是加強人們科學飲水的意識。只有人們真正重視飲水問題,才能培養自身良好的飲水習慣。 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水種 除了消費者,記者還采訪了一些飲用水行業的業內人士。農夫山泉有關負責人認為,在購買包裝水時,消費者存在的最大誤區就是分不清水種。他們認為水種教育勢在必行。《飲用水掃盲手冊》的出刊,在幫助消費者提高健康飲水意識,普及科學飲水知識過程中,更重要的就是讓消費者分清楚各個水種區別,并按照自身情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水種。 現在市面上的包裝水主要有天然水、礦泉水、純凈水、蒸餾水。據記者調查發現,接近七成消費者在購買飲用水時,并不會關注手中的包裝水屬于哪個水種。景田飲用水品牌策劃譚先生告訴記者,深圳消費者對水種沒有任何區分意識,只是籠統把它當做“水”的代名詞。然而飲水對人體產生的效果是“見微式”的,水種都有各自特點,長期飲用對人體造成影響各有不同。許多消費者只是片面地了解水種特性,并沒有與自身健康聯系起來。他認為,推出《飲用水知識掃盲手冊》有利于消費者建立健康飲水行為和生活方式。同時,他希望通過此手冊對消費者進行水種知識的教育。 華潤怡寶相關負責人希望媒體能夠科學客觀地告訴消費者每個水種的區別以及其存在的涵義。讓消費者對水種有更多了解,并且能夠理性自主選擇。此外,他表示,手冊中還應該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飲用水時把安全質量放在第一位。 品牌消費確保安全可靠 據業內人士介紹,深圳消費者在購買飲用水時可分為四種消費習慣:以品牌認知度為導向、以水種認知度為導向、以價格為導向,還有是隨機選擇,其中以品牌認知度為主要消費導向,這部分消費者主要集中在關內。 公司職員林先生告訴記者,夏天在外面跑業務會常帶瓶裝水在身邊,買的主要是大品牌的水,如農夫山泉、景田、怡寶或益力等。他認為這些都是大品牌老品牌,經得住多年市場考驗,深入人心,所以比較信得過。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品牌消費就已經成為深圳飲用水市場的主流消費習慣。農夫山泉早在幾年前就在河源的萬綠湖建造了亞洲最大的天然飲用水生產基地,并從意大利、德國等國引進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飲料生產線,農夫山泉19L桶裝水灌裝工藝,采用的是DGO7FG-1200型五加侖自動灌裝,該機引進的是美國的生產技術及工藝,融合了意大利、德國等同類產品的優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桶裝水灌裝設備之一。整個灌裝區域為獨立的一個凈化空間,凈化等級達到1000級。 景田品牌策劃譚先生告訴記者,今年五六月份開始,他們將啟用和國際大品牌可口可樂一樣的新生產線——全球領先的克朗斯灌包裝生產線技術。這在華南來講,可是唯一一家運用這條國際生產線的企業。他認為這正說明大品牌在技術上和安全監管上能夠帶給消費者放心可靠的品質。 而華潤怡寶相關負責人則補充說,大品牌除了有強有力的資金和技術做后盾、有全面安全的有力監管外,還有對社會的責任心。華潤怡寶一直提倡“信任你我的怡寶”,以強烈社會責任感對消費者提供最安全的品質。同時,怡寶更致力于公益事業,致力回報社會。 相關鏈接 你是否忽略了瓶裝水重要標識? 隨著天氣轉熱,關于瓶裝水的爭論也開始升溫,究竟哪種瓶裝水才是安全又健康的飲用水呢? 其實,越是優質的產品,越敢于向消費者全面展示產品的信息,瓶裝水也是如此,通過瓶貼,消費者便可大致上了解這瓶水的品質。 重要標識1:有無標明水源地 優質的水源決定了瓶裝水的質量。 以優質天然水源加工的瓶裝水都會在瓶貼上清晰標明水源的名稱甚至地理位置。如果瓶貼上沒有提及水源地信息,則基本可以確定該瓶水為城市自來水凈化加工而成。 重要標識2:有無標明pH值 國內外不少權威著作都肯定了弱堿性水(pH大于7.0小于8.5)的健康價值。比如,世界飲用水權威馬丁·福克斯博士在《健康的水》中寫道,弱堿性是健康水的必要條件之一。 目前我們還無法明確得知酸性水對健康的具體危害,但是弱堿性水的健康價值已經毋庸置疑。 消費者可以通過簡單的pH試紙來測試瓶裝水的酸堿。綠色是堿性,黃色是酸性。 重要標識3:有無食品添加劑 目前有的瓶裝水通過添加硫酸鎂、氯化鉀等食品添加劑來獲得礦物質。但是至今對這一做法還存在頗大爭議。 反對方認為,通過食品添加劑獲取的礦物元素并單一且不均衡,很難達到健康標準。而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長期安全性也得不到充分的保證。 因此,在購買瓶裝水之前應該看一下配料表,如果對食品添加劑心存疑慮,則應謹慎購買。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