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沒有好身體,怎么過“六一”?
2009-06-01

2009年06月01日 08:12:5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5月31日專電 (記者 陳鵬) “六一”兒童節到了,但有的孩子大概“沒本事”好好過節――他們動輒暈倒累倒,或呆在家里悶坐不出,體質差成為當下一些孩子的特征,也成了老師們的一塊心病。

    “升旗儀式站20分鐘就暈了!”

    “六一”還沒到呢,昆明市龍翔小學周一早晨的升旗儀式上就發生了“意外”:兩個3年級女孩沒站20分鐘就暈了,一個就地癱倒,另一個把早餐吐了出來……

    “其實不算意外,這樣的事經常發生?,F在的孩子站都站不住,沒別的,體質太差,嚴重缺乏鍛煉。”龍翔小學體育教師豐永新說,前兩天他還碰上這樣的案例:一個5年級男孩加入他的排球興趣小組,接打第一個球就把脖子扭了,一時動彈不得,只好上醫院。診斷結果沒有大礙,醫生給出的建議就是:多運動。

    還有幾個6年級孩子圍一圈踢足球,只要有身體接觸就往后躲,摔幾次就不玩了;就這么踢1個鐘頭,三天緩不過勁來。

    豐永新介紹,學校也開設了不少課外體育興趣小組,但長期堅持的孩子鳳毛麟角,不少活動因為參加人數太少,根本沒法開展。“就只能帶著他們跳跳繩、跑跑圈??珊芏嗪⒆記]跑幾步就叫累,怎么辦?你只能讓他歇著。”

    據龍翔小學的多位體育教師估算,目前全校差不多70%以上的孩子缺乏鍛煉,40%以上孩子極度缺乏鍛煉;很多孩子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學校里的“胖墩”也在逐年增加。

    “這樣的孩子,你對他們的未來怎么能放心?”豐永新說。

    “減負?開什么玩笑!”

    為什么體質那么差?

    “除了鍛煉不夠,還因為零食吃得太多,飯吃得太少。很多孩子一頓就吃半個拳頭那么點米飯。當然,學校教育也還不夠。”豐永新說,深層次原因還是“減負”的無法實現,孩子們學業過重,只能犧牲體育鍛煉的時間;家長們也始終將體育鍛煉放在次要位置。一個簡單的例子:學校現在取消了百分制,改用ABCD打分,但還是要在各個分級旁邊打上分數,家長、孩子還是會圍著分數轉;現在昆明中考體育實行人文打分,分值有彈性地向文化考試成績靠攏,這恰恰又助長了家長和孩子對體育鍛煉的忽視。

    孩子們也很委屈。龍翔小學5年級學生陶雪雁告訴記者,學校作業量是減下去了,可校外輔導班火得不行,每天學不完的東西。“比如奧數,我討厭極啦,可我媽硬給我報了名。我寧可跟著豐老師學打排球?。?rdquo;

    3年級孩子劉旸的父親劉杰談起減負就蹙眉頭:“減負?開什么玩笑!所有孩子都在拼命學,你怎么可能讓自己的孩子跑步打球?”他認為高考指揮棒、未來就業競爭無法回避,只能“趁早”,否則“貽害無窮”。

    眼下云南省教育部門倡導的“減負提質”在教師和家長眼中也是悖論:學校課程與作業量減少的同時,校外輔導一定會隨之增加,要提質就很難真正減負。

    劉杰認為孩子體質的嚴重下降折射了整個社會的問題:“我知道我兒子連400米都跑不了,可如果眾多孩子都跑不了400米,那我還擔心什么?”

    這個“六一”,劉杰安排劉旸在家復習英語:“希望他好好給我記住幾個單詞。”

    “沒有好身體,怎么過‘六一’?”

    今年昆明的“六一”有不少活動,比如不少學校、各大公園、社區文化廣場都安排了一系列主題活動、趣味比賽和文藝演出,但豐永新一陣苦笑:“沒有好身體,怎么過‘六一’?我真擔心這些孩子沒玩一會就累趴下了!”

    云南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藝術處處長董一凡同樣痛心疾首:“青少年的體質的確在逐年下滑,一年不如一年!這也是困擾中國教育的核心問題之一。”對此,中央2007年就下發文件,針對青少年的體質下滑制訂了多項應對舉措,各部委、各省區市也都出臺了相關的細化政策;就云南來說,為提高中小學生體質的教學改革、師資安排、課程調整、陽光體育等等都在大力推進,但效果并不理想。

    “一些學校過分強調體育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對意志品質的培養,有的學校稍微有點風險的體育項目都不安排;家長對健康的認知存在較大誤區,認為孩子沒病就是健康,能順利通過高考體檢就是身體合格,缺少培養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但從深處說,整個社會過于功利,缺乏長遠而良性的教育理念。”董一凡認為,中國很早就提出“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教育模式,但目前很少有家長能真正把身體這個“物質基礎”放在首位,在慘烈的學習競爭、就業壓力之下,家長始終沒能樹立一種“身體促進學業”的正確觀念,總以為投入學習的時間越多越好,殊不知身體跟不上來,過度的學習只會事倍功半。

    現狀依然難以改變。董一凡認為關鍵必須解決“就業難”這個結點,中國的職高教育、中專教育必須盡快跟上來,培養過硬的專業化人才、讓就業結構趨于合理,而不是一味培養高分低能、專業技術極度匱乏的大學生。如此,才真正有可能為小學生的體育教育松綁。

    “孩子們身體跟不上,心理問題隨后就來……希望通過教育部門、家長、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健健康康成長,輕輕松松學習。”董一凡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