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5 13:51:05 來源:生命時報
"若要身體健,走路手不閑",說的是人在走路的同時,手也應該忙起來,捶捶打打以養生。實際上,不僅走路時,湖北省中醫院推拿康復科主任趙焰副教授說,生活工作之余捶捶打打,如"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兩腿側,伸指又握拳;撓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彈",也可輕輕松松達到養身保健的目的。
拍打胸背部
左右兩手以虛掌(即中空掌)從上至下分別拍打兩側胸背部,反復數遍。因胸背部為大血管、臟器、淋巴及神經聚集的地方,通過拍打可加快血液、淋巴液的循環和新陳代謝,并通過對機體末梢神經的刺激,提高神經系統功能的興奮程度。
旋腹摩面
以手掌順時針旋摩腹部數遍;將兩手掌搓熱以后,再用兩手掌從額部順著鼻子的兩側擦至下頜,再向上經過兩腮回至額角,輕輕摩擦轉圈數次。腹部不但有很多臟腑器官,也是許多經脈循行和匯集之處,經常旋摩腹部,不僅能對局部疾病起到治療作用,而且能對全身組織器官起到調整和促進作用。中醫學認為"面為五臟之華",面部和體內五臟六腑具有密切的對應關系。因此,經常摩面也是對五臟六腑的有效按摩。
敲打兩腿,伸指握拳。用手掌或握拳拍打大腿和小腿,從上往下拍打,尤其是自覺酸脹的地方,反復多次;雙手握拳和伸指交替數次。可疏通經絡,改善四肢血液循環。
揉眼和彈耳
揉眼(并非揉眼球)就是用兩手食、中、無名三指指節,沿兩眼眶旋轉揉動,先由內向外轉,再由外向內轉,反復多次;用拇指、食指向上提拉耳頂端數次,再夾捏耳垂部向下、向外抻拉數次,可提神醒腦,緩解頭暈、眼花、耳鳴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