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 來源:張家口日報社
夏季納涼、喝冷飲、吹電風扇可謂人所共知,也是人們夏季生活中離不開的事,但必須有度,因為任何好事過度就有可能變成壞事,尤其人體難以承受過度的刺激,如果不加以控制,勢必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危害。
1怎樣使用風扇才正確
首先,風速不宜過大:現代科學認為,室內的風速最好控制在0.2-0.5米/秒,尤其是在通風較好的房間和在有過堂風的地方,電扇的風速更不可過大。
其次,不宜對人直吹:直吹,風邪易侵入體內,尤其是在身體虛弱或大汗淋漓時,最好讓電扇朝一個角落吹; 還有,電扇宜吹吹停停,宜用擺頭電扇,對于小兒、老人、身體虛弱的人,更宜少用電扇吹風,但可用電風扇調節室內氣流,借以間接降溫。
最后,要注意出汗較多時,不要立即在靜坐或靜臥情況下吹風,因為此時全身體表血管擴張,突然遭到涼風吹拂,往往會引起血管收縮,排汗立即停止,從而造成體內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多余的熱量反而排泄不出;另外,涼風吹襲后,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病毒細菌侵入,可產生上呼吸道感染,肌肉、關節疼痛,有的甚至腹痛、腹瀉。總之,使用電風扇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好事變壞事,于身體健康反而不利
2冷飲雖好莫貪食
有些人在夏季喜歡大量吃一些冷食冷飲,甚至是冰過的食物、飲料。冷飲過多,不僅會沖淡胃液,而且還會刺激胃黏膜,頻繁地飲用冷飲,吃起來雖然涼爽可口,但其會影響食欲不利消化,還會因過度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局部血管收縮,導致消化道缺血、缺氧,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如果原有慢性胃炎或胃癌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很可能引起急性發作,特別是在食用含氣冷飲后,可能導致胃癌及十二指腸穿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此外,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的病人,夏日中寒冷刺激會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加重病情。再有膽道遇冷產生痙攣,所以炎熱的天氣,過于貪涼對于素有膽囊炎、膽石癥的患者會舊病復發。
所以,夏季炎熱時,多喝些涼開水或吃些西瓜之類的瓜果就可以了,既可以消暑,又不傷害身體健康,吃瓜果還可以增加營養。
3夏季日常生活的誤區
誤區一:穿得越少越好 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
誤區二:太陽鏡顏色越深越護眼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鏡片顏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眼睛因看東西吃力容易受到損傷,反而起不到保護眼睛的作用。專家建議,鏡片應能穿過30%的可見光線,以灰色和綠色為最佳,這樣,不但可抵御紫外線照射,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
誤區三:夏天喝啤酒能解暑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會持續不斷,口渴出汗現象將更加厲害,不僅達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和工作效率。
誤區四:夏季晨練越早越好 據專家研究,夏季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最不易擴散,此時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們普遍喜歡在草坪、樹林、花叢等有綠色植物的地方晨練。而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多少新鮮的氧氣,相反倒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對人體健康顯然是不利的。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于6點。
誤區五:空調保持恒溫狀態 醫療氣象學家通過試驗發現,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以使人的生命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于 “緊張狀態”,從而逐漸適應溫度的較大變化,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不至于經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從這個意義上說,空調也是一種保健品,整個居室的溫度應不斷變換,但變化幅度應控制在3℃~5℃之間。
誤區六:夏天洗冷水浴最舒服 持這種觀點的人,千萬注意了,因為“快速冷卻”的冷水浴,常常會使人“快活一時,難受幾天”。因為夏季人們外出活動時吸收了大量的熱量,人體肌膚的毛孔都處于“張開”的狀態,而沖涼“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得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從而引起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