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步入成熟的行貨PC配件市場
長期在電腦市場摸爬滾打的DIY玩家,想必對于我們這種特定的消費群體所應有的權益有些感觸。因為PC配件類產品的客觀屬性,它們大多數時候都似乎不能被視為一件完整的商品,諸如板卡、內存、CPU、電源供應器等都是無法單獨發揮作用的東西,它們只是我們最終組成的PC的一部分,因此PC整體出現的問題往往難以判斷出現問題的部分并且可能因為故障而帶來連鎖損壞,最后的結果都是需要消費者自己承擔產品本身問題而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的問題是欺騙,假貨、偽劣貨品、翻修貨品給出涉此道的玩家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通常來講假冒偽劣的PC配件多少都在外部表象上具有迷惑性,分辨起來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底。
不過事物還是在向好的方面發展,PC配件市場經過多年的風雨洗禮,已經變成了一個非暴利的逐漸成熟的市場,就市場流通的品牌板卡這一部分來講,各家的售前售后服務以及產品的品質保證都大多值得信賴,事實上這是建立在多年殘酷競爭和洗牌的基礎上的,因為現在市場上能購買到的板卡類,內存類品牌已經屈指可數,早年泛濫市場的3無板卡,打磨無牌內存基本已經消失,至少在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里,購買PC核心配件關注的已經不是分辨產品本身,對于有經驗的DIY玩家,選擇一個更為可靠的經銷商是更明智的做法。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再來老生常談區別水貨XX品牌主板、識別XX打磨無牌內存就不合時宜了,在正規行貨賣場我們已經不大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而更多的有經驗的DIY玩家憑著自己的經驗涉獵那些非正規渠道的產品,包括本地市場和互聯網上,對,正是所謂的“工包”產品。
價格誘人的工包產品的背后
“工包”是對非正式渠道流動的PC配件產品的一個統稱,因這類產品通常沒有外包裝和配件而只有簡單的塑料袋包裝而被經銷商美名曰“工業包裝”得名簡稱工包,除了真正的OEM客戶產品流動到零售市場的工包配件外,其余一切無包裝的產品現在也被冠以工包的名字,當然它們的之間的品質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價格誘人,和購買正規渠道銷售的包裝完整的同類商品比較,工包要低20%-50%,甚至更更多。
低價格是工包產品生存的基礎,表現的代價是失去和行貨相比的售后質量保證,至少是打了折扣的,而在這背后,還有不同工包產品本身存在的問題,事實上這些所謂工包產品的來路并不像經銷商給你說的那么讓人容易接受。
可能1:很大一部分工包產品是翻修貨!這毋庸置疑,尤其以主板和顯卡居多,來源是OEM客戶退返的不良品、故障品,需要全部報廢或者部分報廢,而通過特殊渠道流出工廠,被簡單維修后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幸運,某些翻修貨可能能夠保證大部分功能正常并運行到你扔掉它,但更多的可能是你從商家那里買回來就發現它不堪使用,至少有一項以上功能存在缺陷。
可能2:功能正常的不良品。這聽起來可能比較難懂,不過如果你買到一塊顯卡發現它運作完美、毫無問題就有可能是這樣的情形,這些不良品的不良之處在某種不影響短期性能的指標不符合出廠規格,比如電磁輻射、比如PCB曲度等,如果你不是很在意這些,那它就是性價比不錯的東西,但問題是這種產品數量稀少,而且跟翻修貨之間難以分辨。
可能3:拆機、2手翻新貨。注意是翻新貨而不是翻修貨,如果是某種原因從正規渠道的品牌整機中拆下,或者是被玩家賣掉的行貨2手,那這種產品也能被整飾一新當作工包來賣。如果價格合適,這類工包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它們都有運轉正常的紀錄,只是壽命受到了影響。但問題是這類貨品少之又少,并且幾乎不可能是成批的。
可能4:名副其實的工包。供給OEM客戶的全新正品,因某些原因直接被拿到零售市場上銷售。毫無疑問,這是非常好的選擇,通常這類產品都有一定的數量、一組產品共用一個制造商提供的未開封的包裝箱,每件單獨的產品有簡易的未開封包裝,有實力的經銷商還會給這類產品提供一定時間的質保。但是,真正的這種工包產品在市場上并不多見,存在的少數,價格優勢也遠不如翻修貨那么大。
如何選擇
明白了所謂工包產品實質,做出選擇并不困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這在目前的薄利PC配件市場上是個不錯的準則,尤其是對于那些精通DIY配件品質的玩家。如果某些工包貨物的價格非常誘人,那么它就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在掏錢之前就要仔細觀察PCB的各個位置是否有缺陷、補焊痕跡,當場開機檢查所有功能并盡可能運行一段時間,還要讓商家作出一段時間質保的承諾,如果沒有這些條件,還是建議放棄,那幾乎意味著你的人民幣換來的是無盡的麻煩和扯皮。
工包存在于市場上也形成了對正規渠道的某種程度上的補充,我們也不能否認這一點。部分有特殊需求的玩家在市場上也真的難尋價格合適行貨產品來武裝他們的電腦,比如大功率電源、SCSI設備等,此時憑借自己的分辨能力和運氣、耐心,在市場上的另一渠道中往往還真的有所收獲,而對于裝了普通應用的PC來使用的用戶,不如原離工包走正規渠道購買電腦用的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