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6 06:46:00 來源: 大河網-河南商報(鄭州)
現代都市無休止符的快節奏生活,使我們正處在一個把健康變賣給時間和壓力的時代,而這種“趕”與“快”的原則已經令自己迷失了生活方向。于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開始流行——這就是棄快從慢的都市“慢生活”。
在以“數字”和“速度”為衡量指標的今天,“慢生活”理念的存在,正是都市精銳們保持快樂人生動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慢生活”將是社會生活的大勢所趨,同時慢生活樓盤社區也將成為居住的一種新趨勢。
商報記者鄭維奇
袁海霞
疲于奔命人們“沉淪于操勞和操持之中”
速度和效率是大工業時代的標志,富蘭克林的名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曾作為大工業時代的座右銘,影響了整個世界,在我國也衍生出了“浪費時間等于謀財害命”的戲謔之言。但是這也確實印證了現代工業時期的生活軌道,在利益的驅使下,對速度的崇拜讓快文化占據了人們的潛意識和價值體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淪為時間的奴隸。
然而,正如披頭士樂隊成員約翰·列儂所言:“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無休止的快節奏生活給現代人帶來豐厚物質回報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心理的焦慮、精神的疲憊和健康的每況愈下。許多人不得不停下來反省自己生活的意義,從而追求一種令身心更加和諧的“慢生活”。
現代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猶如海德格爾形容的“沉淪于操勞和操持之中”,每日由清晨睜開眼睛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勞作,直到午夜閉上眼睛甚至都在想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這期間連偶爾的發呆、出神都是極為奢侈的夢想。
走在鄭州的大街上,隨處可見這樣的人:一邊等車一邊狼吞虎咽的人;一邊坐車一邊瞌睡的人;一邊想著回家一邊打電話說工作的人……大多數浸淫在職場快節奏中的都市白領就好像一臺上足了發條的發動機不停歇地在運轉著,關注著升職、財富、速度、能力……可是卻忽視了身體的健康與精神世界的滿足。當我們在念書的時候譏笑有人為了發明永動機而偏執的時候,是否想過在不久的今天,把自己當做一部不知道停歇的機器?
人們對于自己心愛的汽車,每行駛數千公里,就要進行保養維護,檢查發動機、換機油、加水;人們對于自己的住房,會精心設計、裝修,用心監督施工的每一個過程,以保證質量,延長使用壽命;然而,很多人對于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的慰藉卻遠遠不足以平衡對它們的支出,這種以損害身體為代價換來的成就,是否就可以滿足人們心靈深處真正的愿望?
被迫“剎車”慢生活在全球蔚然成風
在生活節奏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真諦?物欲催促著我們的腳步,生命卻一如既往地分秒流走。人生看似一些方面豐富了,而另一些方面卻日益貧乏,嚴重的不平衡導致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之間的失調,甚至會有“自己什么都有了其實什么也沒有”的感覺。
針對社會普遍存在的快節奏、機械化的生活方式,1986年在羅馬,由意大利作家CarloPetrini提出了舒緩心情、回歸自我、放慢生活節奏的“慢生活”理念。如今,“慢生活”運動已經在全球蔚然成風,迄今共有100多個國家、8萬多名會員加入到這一旨在鼓勵人們放慢節奏,享受優雅生活的潮流中去。
“世界慢生活日”的創建者貢蒂賈尼也是經歷了被迫“剎車”之后才悔悟以前的生活的。當年身處高位的貢蒂賈尼收入不菲,但是工作節奏非常快。1999年夏天與家人度假時,貢蒂賈尼因身體不適突然栽入海中,差點撞到海中巖石喪命,這一事件讓他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慢下來的貢蒂賈尼于2005年成立了“慢生活藝術”組織,2007年又創建了“世界慢生活日”,向更多的人推銷“慢生活”的理念。
“慢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積極的奮斗,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美國社會學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歷史的新階段—一個以工作不斷地和不可避免地減少為特點的新階段??磥?,“慢生活”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體驗“慢生活”。
生活慢下來并不妨礙在工作中取得驕人的成就
中國是一個感性的國家,也是一個智慧的國家,懂得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捍衛生活的價值。長久以來的快速發展節奏和社會功利導致人們不得不把自己的生活擰緊發條。北大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效率很容易導致功利,而速度往往會使人們來不及體味情感的含蓄和細膩”。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84%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加急時代”,其中71.1%的人稱,“精神高度緊張、壓力大”是導致人們生活心理不斷提速的重要原因。
在機會愈少、競爭愈烈的今天,要避免“超載”、“超速”,就要學會“慢生活”,使自己身心得到平衡。85歲高齡的金庸先生就相信“樂觀豁達養天年”。他說:“人要善于有張有弛。要像《如歌的行板》韻律一樣,有快有慢。我的性子很緩慢,不著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緩緩,最后也都做好了,這樣對健康很有好處。”
當年的林語堂就是一位不折不扣懂得“慢生活”真諦的享受專家,他曾說過這樣的話:“希望千年后美國文化是這樣的:大街上,人們不那么匆匆忙忙,而是放慢腳步,問候一個行人:你的祖母怎樣?不坐汽車,而是坐著牛車,穿著拖鞋悠閑散步。”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從《人生的盛宴》到《吾國與吾民》,林語堂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他享受生活的精神世界,飽滿與激情在他不急不忙的生活狀態中流露出來。林語堂的文化實踐與人生過程,為急功近利的現代文化提供了某種價值參照和超越的途徑。這就是順乎本性,師法自然,以內在心性平衡物質欲望,以敬畏與包容之心替代爭斗與征服。
生活可以慢下來,這并不妨礙人們在工作中取得驕人的成就,現代很多提倡慢生活的人貫徹的是“積極工作,放慢生活”的方式,是高速運轉之后,在自己家里的生活能夠隨心地實現放松與解脫,順理成章地享受工作之后的閑暇,因此他們要求家的建造和精神的追求是一致的。因為,家才是他們最為關注的慢生活主場,有一個舒適而靜謐的居家環境是實現慢生活理想的必要條件。“慢生活”這一趨勢的發展并流行,必然導致“家”這個日常生活載體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應勢而起慢生活領軍者現身鄭州
既然公眾對慢生活的要求更加集中地體現在居家生活上,這就要求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企業能夠準確而迅速地了解消費者的心理,并適時做出反應,作為走在時代發展前沿的房地產行業,受消費者“慢生活”理念的影響就表現得尤為明顯。黑格爾說過,“建筑不僅是具有美學價值或者技術價值的載體,并且還是對時代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詮釋”。當人們厭倦城市遍布的鋼筋水泥的冰冷金屬節奏時,本著對生活回歸的態度,人們重新向往“小橋流水”的愜意,懷念“閑看棋子落燈花”的雅致,為了適應人們“慢”生活狀態,很多樓盤都更加注重對生活情調的營造。
幸運的是,在鄭州也有“慢生活”的締造者,也有這樣的精神領地。鄭州未來遠大置業,就是優雅“慢生活”的締造者。
鄭州未來遠大置業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城市運營商,不僅僅是一個開發商,依托永恒集團雄厚實力,致力于建筑品質住宅的實力型地產企業。其開發的遠大·理想城項目,曾榮膺多個專業獎項,從一期西班牙小洋樓開始,就秉承對城市負責任的態度,去研究城市生活表情,并喚起人們來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現已成為鄭州東南板塊的居住典范。
理想城三期科莫湖畔的院子作為理想城產品升級又一力作,將以國際人本理念締造鄭州“慢生活”優雅人居環境,并開創與世界同步的“慢生活”居住新理念,力求將該項目打造成鄭州第一個為優雅階層準備的地中海風情“慢生活社區”。
作為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遠大·理想城,從建筑伊始就將地中海生活狀態所倡導的情趣當做建筑的靈魂之一,社區興建2萬㎡地中海廣場、3500㎡中心水景、2000㎡名流風尚會所、600㎡室外陽光游泳池、4000米風情商業街、2000米中央景觀帶……這些數字所蘊涵的意義并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這么冰冷,在凡事講究利益的時代,用大片的土地來營建生活,不能不說是開發企業對人本生活價值的執著。讓家可以真正成為一個心靈停泊的港灣,平常工作認真、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下班后可以和家人享受生活,縱然外面燈紅酒綠紅塵萬丈,卻可以保持巋然不動,保有內心的平靜、淡定和從容。希望這里的人們能夠在家里完完全全地悠閑放松,在這里實現人們生活心理的本質要求。
從科莫湖畔的院子,我們正在發現鄭州樓盤逐步走向真正成熟的變遷軌跡。據了解,科莫湖畔的院子除提供優質的產品之外,還將利用自身的環境優勢為購房者打造一個多元化的慢城生活,全面滲透到慢生活的浪潮中,鐫刻進城市的記憶里。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