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5 04:05:00 來源: 華龍網-重慶商報
牙周病在我國已經超過齲齒問題,成為困擾和威脅成年人口腔健康的頭號殺手,尤其是中老年人。許多人對自己的牙周健康狀況不夠關心和了解,嚴重的牙周病直接導致整排牙齒的脫落……
牙齒健康≠口腔健康,口腔健康的核心指標是牙周健康。在“愛牙日”即將到來之際,近日在京舉行了“關注全國愛牙日,關注口腔健康”座談會,成年人口腔健康的頭號殺手——牙周病再度引起討論。來自中華口腔醫學會及北京各大口腔醫院的專家深入剖析了成年人的口腔健康狀況,倡導在日常生活中加強牙周病的預防和護理,有效提高生命質量。
“愛牙”到“愛口腔”,升級健康觀念
早晚刷牙、飯后漱口,1989年,由衛生部、教委等部委聯合簽署,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
不久前,一位留美博士通過網絡發布了寫給國家衛生主管部門的建議信,呼吁將“全國愛牙日”更名為“口腔健康日”,他認為,“愛牙日”強調愛護牙齒,卻忽略其它更嚴重的口腔疾病,有誤導之嫌。此舉得到諸多口腔專家的肯定,他們一致認為,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健全的口腔功能和沒有口腔疾病。應該與時俱進升級口腔健康觀念。
口腔健康存在三大認知誤區
誤區一:牙痛了才想起去看醫生
我國民眾還沒有將口腔保健納入常規的健康管理中。一位口腔科專家說,“國外兩歲半的孩子牙齒長齊了以后,就開始做維護,四歲以后就開始做定期的系統維護。相比之下,我們做得很不夠。應該定期檢查口腔,就像定期做身體檢查一樣。”
誤區二:不區分牙膏功能
記者采訪了數十位人士,在關于如何護理口腔的問題時,90%的人回答,沒有特別的護理,主要是早晚用牙膏刷牙,而對如何選擇牙膏,他們大多數回答是根據廣告。選擇比較多的是高露潔、佳潔士和云南白藥牙膏等,他們對功能性牙膏還缺少應有的了解,由于這方面的資訊不多,所以在選擇時還是有些盲目。
中國消費者協會一位領導認為,既然日常的保健對于防治口腔疾患至關重要,消費者就應培養健康、合理的口腔預防保健消費觀,根據自身口腔健康需求選購口腔清潔用品,不要過度依賴廣告。
誤區三:重視齲齒,忽視牙周病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口腔健康標準是:“牙齒清潔;無齲齒;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按照這個標準,齲齒只是四個標準之一,而其它三項標準則指向牙齒的“土壤環境”——牙周的健康。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等疾病都有可能與與口腔中的牙周組織不健康密切相關,所以小小的牙周組織,卻可能摧毀了整個身體。
口腔健康日常保健最重要
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定期到醫院進行口腔檢查之外,日常的口腔護理和保健成為了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首先,選擇功能對路的牙膏產品作為口腔護理是最常用的手段。為此,專家提醒人們不要過分迷信國外品牌。目前市場上的國產牙膏也是品種繁多,除了具有清潔口腔的基本功能以外,很多產品還加入了特定的功能配方,如云南白藥牙膏加入了獨特的云南白藥活性因子成分和高檔的磷酸氫鈣和二氧化硅等研磨材料,對牙齦問題、牙周健康,乃至整個口腔的護理很有幫助;冷酸靈、中華等品牌的牙膏也加入了清熱祛火的中草藥配方,比較適宜“上火”人群使用。多數防蛀功能的產品對于預防牙周、牙齦炎基本不起作用,消費者需仔細辨別,避免受到廣告的誤導。
此外,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采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也能夠有效預防口腔疾病,例如,刷牙時要照顧到口腔的每一個部分,刷牙時間不宜過短。只有像愛護眼睛、心臟那樣呵護口腔,才能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記者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