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3 08:56 來源:千龍網 作者:孔之見
“立法的目的是要防范被動吸煙受到的傷害,(但)假如被動吸煙不那么有害呢?”昨天,昨天,備受市民關注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上,作為香煙制造商代表的上海煙草(集團)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陳超英剛一發言就語驚四座(《東方早報 》)。 確實是語驚四座!“二手煙有害健康”這已是公眾普遍的認識,但在香煙制造商代表陳超英看來卻并非如此。他對“二手煙有危害”這個公眾普遍認同的觀點提出了質疑。質疑的主要依據,是環境煙氣一般是主動吸煙的人吸入的煙氣的10萬倍,長期呆在環境煙氣中的人員,一年所吸入的焦油差不多是一個主動吸煙的人吸的一支煙。環境煙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如果用一個風險因子描述的話是1.01到1.30,而科學家普遍認為只有當風險因子大于2.0的時候才是有害的。“可以這樣講,凡是獨立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都證明環境煙氣無害或者基本無害。” “二手煙”真的無害嗎?相信每個人都不大相信。單從感官感受上而言,一個正常的人(排除煙民)呆在沒有煙氣的環境中,是心曠神怡,但如果一禁入煙霧繚繞之地,憋悶、刺鼻等不適感覺立刻涌現。誰都知道,對身體有害的信息往往是先從感官的不適體現出來的,這能說煙氣沒有危害嗎?同時,按照陳超英的論據,一個人一年所吸入的焦油差不多是一個主動吸煙的人吸的一支煙。環境煙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如果用一個風險因子描述的話是1.01到1.30,而科學家普遍認為只有當風險因子大于2.0的時候才是有害的。前者剛說明相當于一支香煙的焦油含量,后邊就說這根本達不到有害的標準。對于一個人而言,焦油含量只要攝入對人體都是有害的,哪怕風險因子再小,但只要存在,就說明有危害,而不能以無害或基本無害來斷論,因為不管是任何一個人,即便是再無害的因素,如果敢加以積累,或者被人們忽視和麻痹的情形下不斷堆積,后果真的將是很危險的喲。 所以,不深入分析,估計面對“二手煙無害”的論調之時大多將是驚訝和愕然,但如果一分析,發現“二手煙無害”這話其實很逗。一是內容很逗人,原本就是難以自圓其說的話,卻被一個煙草制造商的代表以專業人士的角度說出來,這確實很逗人。二是這樣的論斷即便是由專業研究人員得出的,也應該是在平時就拿出論證過程和嚴密的論證結果以告天下,但偏偏是在《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上由香煙制造商的代表提出來,這種行為和做派很難相信其結論的真實,給人的反倒是代表某種利益的巧言令色和強詞奪理,這種行為確實很逗人。更重要的一點是,在吸煙已經嚴重危害公眾健康并且作為社會課題進行立法規范的時候,在禁煙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的時候,持“二手煙無害”觀點的人竟然公開站出來對抗時代前進的步伐和潮流,這也是很雷人很逗人的行為呀。 “二手煙無害”這話逗不逗,相信專家和學者肯定會對這個觀點引起重視,相信會有更多的專家和學者就其真偽進行科學的研究,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都無法掩蓋立法聽證會上拋出“二手煙無害健康”觀點行為的逗人與可笑的,雖然大部分人都盼望真是的結果,但最終禁煙將仍是社會發展的潮流,這不僅是挽救健康的需要,更是社會和諧發展的要求。 (孔之見)
來源: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