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職場上有病不敢說?
2009-11-04

2009-11-03   報道/林弘諭 繪圖/李利群

  在職場上,除了面對工作和人際關系外,人們的情緒問題,也影響著表現的優劣。有些人忍受著憂郁或焦慮等問題,不敢讓老板知道,也不敢拿太多病假,因為擔心這會影響自己的工作表現,甚至砸了飯碗。

  40歲的行銷經理周凱順剛升任經理兩年,升職后經常被公司派往國外工作,給他帶來不少壓力,而患上輕微抑郁癥。他說,因為得跟很多大客戶商洽,寫報告,老板對他寄予厚望。最重要的是太太剛生產,患有產后抑郁癥,他又經常不在身邊,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丈夫,加上工作壓力比以前更大,因此情緒憂郁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他隱瞞妻子,也不敢讓老板知道病情,更擔心工作會被年輕同事取代。

成人中較普遍的精神問題

  據2003年的一項調查,本地有5%到10%的人口患有抑郁癥(depression)和焦慮癥(anxiety),它們是成人中較普遍的精神問題 。

  心理衛生學院(IMH)社區精神科主任李清醫生指出,其導因一般與工作、經濟情況、遺傳或個性有關。

  初期精神病征兆包括睡眠素質差,對以往喜愛的事物突然失去興趣,開始自我封閉,以及出現怪異想法和行為等。

  李醫生說:“有些人在工作前,已有精神疾病或情緒憂郁,而非進入職場后才患病,因此這里牽涉到員工是否要照實向公司申報的問題。如果你老實填下‘我有精神疾病或抑郁癥’,或多或少都會減低你被錄取的幾率,尤其是跟你有同等資歷和經驗的應征者放在一起對比后,公司的決定是很實際而明顯的。”

  他說,一般人對精神病患者仍存有歧視與偏見,尤其是老一輩和受教育較低者,認為精神病患者是很嚴重,甚至是“危險人物”,這些外來的既定印象,給人們構成無形枷鎖,因此在職場上面對這樣的問題時,都不敢向人訴說。另外,病人本身有時也會對這種病產生歧視,最后默默忍受。

  “我發現一些病人不敢拿病假,因為擔心老板看到病假單是由心理衛生學院發出的,就認定這個員工有精神病。一些病人則是在上班后才來看醫生,只接受治療,不用拿病假。”

  李醫生分析說,員工向公司主管說明病況時,應清楚說明病情,例如在怎樣的情況下會產生工作焦慮癥。“在工作時如果慢慢累積憂郁情緒,長期下來,工作表現遲早受到影響。“病人的精神與情緒問題跟工作性質、工作量等有關。我曾看過一些病人,原本做文職,后來要做服務性質的工作,他患有社交恐懼癥,因此無法勝任工作。

  員工面對這類問題時,可以向直屬上司說明,看看是否能調換工作性質,減輕病情。默默忍受的話,可能因工作表現欠佳而被裁。”

病情較嚴重時才愿意接受治療

  在職場上,男性較多這類抑郁癥和焦慮癥等精神疾病。李醫生說,因為男性面對工作壓力時,往往在心理上否定這是壓力,也對各種煩躁、睡眠不好等沒好好處理,自我警戒心較弱,因此往往到病情較嚴重時才愿意接受治療。

  他支持一些公司給予員工安排情緒處理課程,公司應重視員工身心靈的需要,另外,員工面對情緒問題時,也可找輔導員求助。

  他說:“無論是高職或低職,都有不同壓力,舒解方式也有一樣。做行銷等服務業的,可能很容易找到另一份工作,但是當主管的,要求調職可能就較困難一些。”

  家人的支持與體諒,對患病員工有很大幫助。李清醫生認為,每個人都應對精神疾病有一定的認識,一旦發現有家庭成員開始出現類似憂郁等精神問題的征兆,家人可先帶他看家庭醫生或輔導員。“家人是病人最好的精神支持,面對工作壓力,如果家人又擔心病人失去工作,造成經濟難題,病人的處境就更艱難了。”

主管怎么說
賴杰生:從員工的角度出發,給予適當支援。

  擔任人事部經理10多年的賴杰生,公司員工超過1000名,由于工作性質的關系,員工最常因為肢體受傷、慢性疾病等而申請病假。他也面對員工患有抑郁癥或焦慮癥等而隱瞞病況的問題。

  人事部規定員工如果有精神疾病,必須向公司呈報。賴杰生可以理解員工擔心向公司說明病情后,而影響工作表現與升遷。“ 我們會從員工的角度出發,給予適當支援。憂郁或焦慮不像傷風感冒一樣,醫生能馬上診斷出來,憂郁或焦慮需要觀察,接受心理治療。

  “我們會向員工了解病況,通過溝通,讓他們放輕心理壓力。我們發現到員工面對這類輕微精神疾病問題時,不見得會向家人透露實情,而是自己承受。”

  公司注重人才,尤其是熟練技術和豐富經驗的員工。但是,一旦這類員工患抑郁癥等疾病,是否會影響公司對員工的評估表現,這得視情況而定。賴杰生指出,大部分公司會讓這類員工有足夠時間療養,等他們回到職場后,再評定其工作表現是否符合公司標準。

  他說:“我們也看到一些病人隱瞞病情,最后選擇離職收場。”

葉佩芬:有病就得休養,康復后再回到職場。

  Jean Yip美容美發集團執行董事葉佩芬指出,屬下約700名員工,都有各自不同的問題,當中也有一些因婚姻問題、產后等造成的抑郁癥或焦慮癥。

  葉佩芬說,公司的人事部經理會向她報告,而她向來跟員工關系密切,因此會鼓勵員工拿假或短假養病,因為美發美容是服務行業,員工站在最前線,每天面對顧客,不能因為精神疾病而影響工作表現而怠慢顧客,所以有病就得休養,康復后再回到職場。

  她說:“我會幫助這類員工找醫生或輔導員,絕對不會有排斥心理。”

七招心理戰術 告別職場抑郁癥

  一、假想敵
  總覺得某些同事在背后批評議論自己?認為同事在和自己競爭?你應該調適心態,不要總找人競爭,也不要把失敗歸結在無辜的同事身上。

  二、情緒失控,緊急降溫。
  不要隨意失控發泄情緒。停下來,深呼吸,給自己10秒鐘冷靜下來,也許你會發現怒氣來得這樣快,只因為自己想要借機發泄情緒。不要只為一時口快而陷入一場唇槍舌劍。

  三、工作倦怠癥
  面對著一桌子需要處理的文件,你坐在電腦前,眼睛無神,四肢麻木,大腦呆滯?也許你應該好好放松一下,消除工作倦怠。娛樂方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舒暢。

  四、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聰明、能干的你,一旦被擢升或授予重職,反而變得毫無自信,覺得不能勝任。這樣的人患有“事業恐高癥”,需要加倍信心,步向成功。

  五、喋喋不休地抱怨
  即使你在為工作上的種種問題而惱怒,也不要日夜抱怨。比如你在因長期加班而牢騷滿腹,與其向人訴苦,不如去找上司,看看能否有機會改變你的處境。

  六、工作狂
  停下工作就會覺得焦慮不安?你需要停下來為健康好好打算一下了,勞逸結合才是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的好方法。

  七、跟不可救藥的工作告別
  每天8小時工作后的心情如何?總是怨天尤人,惱怒不安?這可能連帶影響你的家人的情緒。是否考慮重拾心情,再次找尋能讓你快樂的新工作。

來源:聯合早報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