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農民工子女
2009-11-17

新晉攝影愛好者小超

小超(化名)在北京朝陽區一所農民工子女學校就讀,4年級。近來他又多了一個新的愛好:拍照。每天上學的路上、放學后,他都會拿著學校發的小數碼相機到處拍照。拍攝內容就是他生活的社區,爸爸媽媽勞動的樣子,隔壁雜貨店門口玩耍的小朋友。有時他也拍一些詩意的畫面,比如電線桿上停著的小鳥,藍天下的白云等。現在他簡直迷上了這個新玩意,小小的盒子釋放了他的創造力和觀察力。小超和學校里的一些同學都是“新公民兒童活動中心”里攝影興趣小組的積極份子,中心給他們配備了數碼相機,每星期還有志愿者過來跟大家講解分享如何觀察身邊的世界,如何拍出有生命力的照片,而且他們拍出的優秀作品還可以刊登在《流動的心聲》——一本專門為農民工子女學校的孩子進行信息分享的公益兒童讀物上,讓更多的人了解。
 
“新公民兒童活動中心”里除了開展攝影興趣小組外,還有繪畫、戲劇表演、舞蹈等一系列課外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并定期有培訓講座。小超和他的同學們現在是這個中心的常客,這個小小的中心讓他們發現了許多自己以前都還不知道的興趣所在。“新公民兒童活動中心”的名字也讓他們很喜歡,雖然新公民到底是個什么意思他們還說不上來。這個讓小超和他的同學們都著迷的“新公民兒童活動中心”由北京工友之家文化發展中心建立,并獲得摩根大通基金會資助,目前在北京的8所農民工子女學校都設立了這樣的兒童活動中心,通過開展一系列課外藝術興趣小組活動等關注并促進流動兒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幫助他們發出兒童自己的聲音,引起全社會對流動兒童問題的關注,積極倡導公眾輿論及社會影響,促進流動兒童的城市融入。
 
新公民學校的駐校社工

“社工姐姐,我有一些小煩惱,能跟你談一談么?”5年級的小月(化名)來到了北京大興行知新公民學校的社工室門口,跟這里的駐校社工打招呼。駐校社工是新公民學校的特色,她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社工,每周有3-4天在學校,而學校也不必擔心她們的工資等待遇問題。自2007年9月,行知新公民學校成立,在農民工子女學校首創引入駐校社工以來,社工們已在學校扎了根,融入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群體。社工室里有孩子們愛讀的圖書和玩具,還有可以跟孩子們單獨交流悄悄話的小房間,社工們在這里幫助同學們分析如何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和煩惱,舒緩壓力。老師們對社工們的工作也比較認可,現在她們可以更專心的把精力用在如何給孩子們講好課上面。社工們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她們會經常為學校引進一些好的公益項目進來,如組織孩子們去校外進行環保自律教育的“君子動手不動口”,幫助教師和同學們了解健康知識的營養計劃等。
 
同新公民兒童活動中心一樣,新公民學校駐校社工也得到了摩根大通基金會的資助。目前有三所新公民學校受資助派駐了駐校社工。駐校社工以其專業、特色的服務回應孩子們在社會融入、身份認同、個人職業發展等方面的需求,讓孩子們全人、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在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等方面為教師提供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工子女學校中教師流動性大的問題。
 
尋求創新解決方案的資助者

流動兒童問題一直倍受社會各界關注,由于戶籍制度限制和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流動兒童群體長期無法享受和城市兒童同樣的教育、醫療等基本的公共服務,成長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各種教育問題。由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掌舵的南都公益基金會把關注重點放在農民工子女教育上,2007年成立之初便實施了以改善農民工子女成長環境為宗旨“新公民計劃”,捐建種子基金資助新公民學校,資助公益組織為農民工子女學校的教師和孩子們服務。新公民學校因開辟了公立學校、私人所辦營利性學校之外的領域,建設民辦公益性學校而被媒體譽為“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第三條道路。”新公民學校旨在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優質的教育,重點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面臨的“上學難和融入城市難”兩大難題,助其成長為城市的新公民。這一點也吸引了摩根大通與南都公益基金會展開了合作,不僅資助了新公民學校駐校社工項目,還委托南都基金會管理其資助的工友之家的“新公民兒童活動中心”項目和上海久牽志愿者服務社的“久牽外來工子女教育”項目。
 
“在中國,我們主要圍繞兒童教育、社區發展和文化藝術這三大領域進行社會投入。” 摩根大通中國企業傳訊及市場推廣部總監梁利華說,“我們現在資助的新公民兒童活動中心、新公民學校駐校社工、久牽外來工子女教育等項目旨在提升農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質量。在北京和上海,我們的員工志愿者們也都積極參與到這些項目中,教英文課,組織兒童活動,帶孩子們認識城市。”
 
“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教育及全面發展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這是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社會問題,也是政府一直比較關注的問題。在促進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及全面發展方面,摩根大通基金會及我們的員工正在發揮積極的作用。選擇公益組織合作伙伴及項目時,我們很關注那些創新的,具有示范效應,可復制的項目。在農民工子女教育這個領域,我們希望能把很多關注農民工子女的各種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把新公民學校打造成一個樣板,然后再將其辦學理念及教育模式進行擴展復制。” 梁利華說。
 
作為合作者之一,南都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永光對于和摩根大通的合作及其對項目的篩選予以高度評價:“摩根大通在選擇公益組織合作伙伴及項目時,注重對合作伙伴能力的考察,關注那些創新的、有推廣價值、解決方案型的項目,員工們積極參與,并且持續投入,還帶動更多社會資源來幫助項目成長。這是一種高效使用有限資金的方式,并且能創造很好的社會效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