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障的分類和特征:
根據美國精神科學會的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三修訂版,弱智分為輕度、中度、嚴重及極嚴重四類,而智商程度則為弱智智分類的指引。
弱智分類 智商程度
輕度 50 - 70
中度 35 - 49
嚴重 20 - 34
極度嚴重 20 以下
1.1 輕度弱智
這類人士相等于教育分類中的「可教育」類別,約占智力有問題人士的百分之八十五,他們在學齡前時 (0-5歲),有發展社交及溝通技巧能力。 在成年期,他們一樣可學習到社交及職業技能,足以維持最低限度的自供自給生活。但遇上社會或經濟壓力時,則需要輔導和協助。如輕度弱智人士能在早期開始給與適當的教育和訓練,則能成功地在社區獨立生活。
1.2 中度弱智
這類人士在學前期可以從社交和職業訓練方面得益。在成年期,他們可在庇護工場從事非技術性或半技術性工作,但需要緊密督導, 遇到壓力時,便需要幫忙,他們均能適應社會生活。
1.3 嚴重弱智
這類人士在學前階段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極有限的。在入學后,他們可學習講話和接受基本的衛生技巧訓練。在成年期,他們則要密切的督導下進行簡單的工作。此外,如有其它弱能,更需要特別之護理照顧。
1.4 極度嚴重弱智
這類人士在早期前階段只有最低限度的感覺肌動能力, 他們必須在一個有高度結構的環境內和不斷的督導下才能學習到一些簡單的自我照顧及溝通技巧。
2 精神病的分類和特征:
精神病類繁多,有溫和而暫時性的應激反應 (受刺激后的狀態),亦有嚴重及慢性的重性精神病。
常見精神病包括重性精神病及輕性精神病(神經官能癥),此外還有心身病癥,應激反應及適反應等。
2.1 重性精神病包括:
器質性精神病:如老年性及早老性癡呆、酒精中毒及藥源性精神病、器質性意識錯亂狀態等。
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抑郁癥)、偏執狀態等。
兒童期特有的精神病:自閉癥。
2.2 輕性精神病 ( 神經官能癥 ) 包括:
焦慮狀態
癔癥 ( 歇斯底里 )
恐懼心理癥 ( 如畏懼動物、畏懼曠野、畏懼閉室等)
強迫心理癥 ( 如強迫性窮思竭慮,及重復檢查或清潔行為,例如洗手)
神經官能性抑郁
神經衰弱 ( 神經過度疲勞以致衰竭,亦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廣被接受的觀念)
疑病癥 ( 無理由地過份擔心自己的健康 )
心身病癥 ( 各種由心理因素導致生理構造或功能異常的疾病,如頭痛、消化性潰瘍、哮喘、 皮膚敏感等)
2.3 精神病患之中,患有精神分裂及躁狂抑郁癥較多,所以會在此較為詳細的敘述。
a.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功能性精神病。當患者病狀活躍的時候,會有下列一種或多種的主要病征:
(i) 思想紊亂
患者會覺得有些思想不是自己的,而是出自他人透過收音機電波,激光光線或傳心術等方法,放進他的腦中。
他亦可能感到思想離開,像是被人取走一般。腦變成空白一片,完全不能思想。 這種情形并不等同忘記一個思念或當我們緊張時,失去思想之連貫能力。
患者又會范覺得思想被人傳講出去,以致旁邊的人都聽到。有時又感到思想從腦中被人廣播出去。這樣,患者覺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想甚么,而欠缺私隱性。
(ii) 妄信
妄信是一個錯誤的信念,但對患者來說是非常的,其它人卻絕對不能相信。在精神分裂癥中常見的例子有以下幾種︰
患者相信某一種力量控制了他們的思想和行動,相信自己是一個廢人,沒有自己的意志,被人完全控制了頭腦和身體。
相信其它人想傷害自己或無緣無故被追殺,覺得無辜地被迫害。
感覺在日常生活見到或聽到的事,對自己有特別含意。例如看見一輛紅色的車,就表示世界末日快要到了。
相信自己是一個特殊人物,有特別技能或法術的本事。例如自己是皇帝或皇后,或能夠令世界產生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
(iii) 幻覺
幻覺是一個錯誤的觀感。患者看見一些事,聽到一些聲音或嗅到一些味道而旁人是不能感受到的。正像在清醒時發夢一般。很常見的例就是在一間沒有人的房中,聽到說話聲。說話聲相當逼真,好像在房外或隔鄰發出,有時又似甚至身體某部份發出。
(iv) 其它病徽
說話方面的困難︰患者有時所表達的思及內容,別人不能跟上,有時他們會創作一些字眼或用奇怪的表達方式。有時他們又不多說話,令人很難和他們交談。
古怪的習慣︰這包括站立或坐下的古怪姿態或習慣。
轉變的感情︰有時,精神分裂癥患者似乎缺乏怠感受力,當他們并非開心或憂愁時卻又哭笑無常。又或者對家人或朋友失去了正常的感情。
b. 躁狂抑郁癥
「躁狂抑郁癥」是一種情緒不安的病癥,其特色是冗長時間的抑郁及興奮。「抑郁」是感覺低落、傷心、不快,而「興奮」是感覺高漲輕快、興高采烈,甚至激動。此外,患有憂郁或興奮癥的人會經歷極度之情緒波動,及隨之而來的思想及行為改變。
由于抑郁與興奮的病征分別很大,故需分開介紹。
(i) 情緒抑郁︰
主要的病征是一種長期失望之情緒。鑒于不同程度之抑郁,患者會體驗以下部份或全部描述的征狀︰
-集中于各種失敗或不完美處,而缺乏自尊,被某些思想不斷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