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多數公民缺乏基本健康素養
2009-12-22

多數公民缺乏基本健康素養

專家指出,知識分子群體提升健康素養需要完成三大轉化

本報記者 邢宇皓 刊發時間:2009-12-22 光明日報

    12月18日,衛生部公布了《首次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報告》。這項由衛生部組織,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提供技術支持的調查,于2008年6月到8月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展開。調查員對近8萬位15歲至69歲的居民進行了訪談式問卷調查。

  作為反映被調查者健康理念、認知、行為、技能水平的健康指標,“健康素養”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獨立于遺傳與自然因素、社會與經濟環境、醫療技術與服務等之外的“獨立的健康決定因素”。“簡單地說,我們常說的健康‘素質’,包括‘素養’和‘體質’兩個方面,除了通過體育鍛煉提高外,‘體質’受先天因素影響較大;而‘素養’更多是由人后天養成的能力。缺乏健康素養,人的健康素質不可能得到提高。”衛生部新聞發言人、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解釋說。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48%的被調查者具備基本健康素養。這表明,當前我國公眾健康素養狀況不容樂觀。

  只有7.16%的人對肥胖有正確認識;只有13.95%的人對鎮靜止痛藥有正確理解;認識藥品說明書的只有18.70%;只有17.28%的人能夠正確作出對骨折傷員的處置——數據顯示,我國公眾健康素養不容樂觀

  從宏觀層面來看,此次調查將健康素養劃分為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基本技能素養等三個方面,具備上述素養的人口比例分別為14.97%、6.93%和20.39%。

  從涉及目前我國主要五個衛生問題(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預防、慢性病預防、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的健康素養來看,我國居民中具備科學健康觀素養的最多,但也只有29.97%;其他依次為具備安全與急救素養(18.70%)、傳染病預防素養(15.86%)、基本醫療素養(7.43%);而具備慢性病預防素養的人最少,只有4.66%。

  調查顯示,在與人們日常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飲食方面,能正確了解成人每日食用鹽攝入量、牛奶攝入量、酒飲用量的比例分別只有34.73%、22.26%、18.79%,對肥胖的正確認識率更是低至7.16%。此外,只有13.95%的人對鎮靜止痛藥有正確理解,認識藥品說明書的只有18.70%,只有17.28%的人能夠正確作出對骨折傷員的處置。在所有71項測評中,對“四害”傳播疾病的認識率最低,為3.28%。

  科學健康觀初步形成、計劃免疫深入人心、慢性病預防素養不佳、安全合理用藥能力較低,急救技能普遍缺乏——喜憂交織,為未來指明努力方向

  由于此次調查對五個主要衛生問題進行了分類,有關專家通過對相關數據的仔細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結論——

  其一,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對部分科學健康觀的知曉率較高,如對健康內涵和外延的理解(71.10%)、對健康與環境關系的認識(66.50%)、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的重要性(88.02%)等,這說明科學健康觀在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但對心理健康、不歧視病殘人員等問題的正確認知偏低,分別只有40.57%和31.62%,這表明關注精神心理健康,增強公眾對此的認知應成為健康素養普及的一個重要內容。

  其二,在“國家規定給孩子打預防針能夠預防的疾病”和“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減少患流感的機會”這兩項中,被調查者的正確理解分別達到82.14%和80.70%,這表明上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普及計劃免疫的宣傳深入人心,折射出長期持續普及教育對于健康素養的提高有顯著作用。

  其三,只有4.66%的人具備慢性病預防素養,表明這一問題應得到高度重視——目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我國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也是影響居民生活質量、消耗國家巨大醫療衛生費用的重點問題。

  其四,我國居民在包括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等在內的基本醫療素養方面處于較低的水平,這與目前我國存在的現實問題相一致,反映出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的相關普及宣傳有待進一步加強。

  其五,在突發事件中,第一時間采取正確合理的急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環節。但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在急救技能方面存在明顯差距。

  把知識優勢轉化為實際能力、把知識素養轉化為甄別能力、把正確觀念轉化為自身行動——提升健康素養,知識分子群體需要完成三大轉化

  調查顯示,在我國居民中,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中,具備健康素養的比例也越大——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為35.08%,擁有大專、本科學歷的為23.88%,高中、職高、中專學歷的為12.71%,初中文化的為5.37%、小學文化的為2.03%,不識字、少識字人群則只有0.83%。

  但是,是不是知識水平越高、健康素養就一定越高呢?

  對此,毛群安主任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專門談到了本報最為關心的知識分子群體健康素養問題。

  “我們可以關注兩個調查數字——我國居民中具有基本知識和理念素養的有14.97%,而具有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素養的僅有6.93%,不到前者的一半。這說明,有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的人,不一定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毛群安說。

  毛群安強調,這次調查的,只是人們的“基本”健康素養。“健康素養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毛群安說,“作為個體,他知道能在哪里獲取權威的健康信息,能主動獲取并正確理解它,并且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健康能力提升方案。這應該是對知識分子這一群體的要求,而不僅僅限于會撥120。”

  在毛群安看來,知識分子群體要提升健康素養,需要完成三個層次的轉化。

  ——把知識優勢轉化為實際能力。“能答對健康問卷,只能說明你擁有健康知識,但‘知曉’只是第一步,與形成實際能力還有較大差距。”毛群安舉例說,在此次調查中,有88.02%的人對每年作一次健康體檢有正確認識,而知識分子群體大多都會有單位組織體檢的便利條件,“但是,有多少人堅持每年參加了呢?”

  ——把知識素養轉化為甄別能力。“我們經常可以遇到這樣的情況,一有健康問題,有些人喜歡上網檢索,而面對說法不一的信息卻無所適從。這也導致很多在專業人士看來是低級錯誤的健康觀念反而大行其道。在這樣的情況下,知識分子群體要運用知識去判斷:發布信息的是否是權威機構?發表觀點的專家是不是醫學專家、是不是該研究領域的醫學專家?同時,能運用自己的科學素養去甄別那些根本荒誕不經的說法。”

  ——把正確觀念轉化為自身行動。“有些健康觀念誰都知道,比如,吸煙、不合理飲食、缺乏運動都有害健康。但是,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不抽煙打不開寫作思路’、‘應酬太多沒辦法顧及飲食健康’、‘這么忙,哪有時間運動’……”毛群安說,“這在知識分子群體中體現得尤其明顯。將健康觀念轉化為行動的比率不高,是知識分子群體突出的表現之一。”

  “我想,我們今后的健康素養調查,也會不斷改進——少答題,多關注公眾健康行為的轉變。”毛群安說,“我們以往做健康傳播,習慣從做了哪些工作的角度來考量——比如,做了多少場健康報告、有多少人參加了,做了多少宣傳海報、發了多少宣傳小冊子……而現在,我們更注重的是考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實際效果。這次居民健康素養調查,為今后的調查確立了一個基礎性的指標。我們希望今后每3到5年就能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將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監測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加強健康教育,是這次新醫改的一個亮點。主動保健、主動預防,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質量。”

  “大家都應該牢記這一點——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毛群安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