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體檢能握住健康護身符
2009-12-28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作者:陳曦
關鍵字:血尿酸,體檢人群,護身符臨近年關,多數單位會組織員工進行健康體檢。肥胖癥可以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發生。最基本的檢查應該做心電、胸片、甲狀腺超聲、消化系統和生殖器超聲、血糖、血脂、肝腎功能、血尿常規、乙肝、丙肝等項目的檢查。
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明顯年輕化
臨近年關,多數單位會組織員工進行健康體檢。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體檢中心副教授于曉麗表示,“我們一年里接待了近十萬人次的體檢,而完全健康的人不足10%,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明顯年輕化。建議市民發現疾病后,應用積極的態度進行治療,避免合并癥的發生。”
肥胖癥出現“普及化”
“在體檢中,出現異常最多的就是肥胖癥。”針對目前體檢人群的健康狀況,于教授表示,不論是單位組織來體檢的,還是個人來體檢的,肥胖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男性明顯高于女性。肥胖癥可以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發生。導致肥胖癥的原因,除了與人們的日常飲食有關外,缺乏運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管好嘴、邁動腿,是控制體重的“金標準”,也能使身體更健康。
“三高”人群低齡化
“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患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的病例已不鮮見,且年輕化呈上升趨勢。”于教授介紹,高血壓、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用藥治療,控制不好將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合并癥。肥胖與高血脂如影隨形,壓力大也是患病因素之一。如果不進行積極治療,將導致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甘油三酯超過5.5mmol/L還可以合并胰腺炎。另外,很多人高密度脂蛋白較低,而它具有抵抗不良膽固醇對血管侵蝕的作用,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越高,對人體的健康越有益。正常人的高密度脂蛋白不能低于1.1mmol/L,市民可通過少吃高熱能食物、少吃肉、蛋黃、動物內臟,多吃青菜、多運動的方式來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血尿酸增高應得到重視
“在體檢的過程中,脂肪肝、肝功異常、甲狀腺結節、血尿酸增高的人群也特別多。”于教授介紹,“我建議一位來體檢的人做個甲狀腺的檢查,當時他還不以為然,結果一出來,竟然是甲狀腺癌,他在第二天就住院了,并及時做了手術。由于發現得早、治療得及時,術后恢復得非常好。而目前,通過體檢檢查出甲狀腺有問題的不在少數。血尿酸增高也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它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如果沉淀在關節上,可以形成痛風石,導致痛風的發生;一旦沉淀在腎臟上,將對腎臟造成損傷。市民平時應盡量少吃海鮮、動物內臟等食物,少飲酒,以減少血尿酸增高的發生。”
健康人群至少每年體檢一次
于教授介紹,有人在體檢時只檢血脂兩項,從目前的疾病來看,遠遠不能滿足疾病篩查的需求,至少應該查血脂四項。最基本的檢查應該做心電、胸片、甲狀腺超聲、消化系統和生殖器超聲、血糖、血脂、肝腎功能、血尿常規、乙肝、丙肝等項目的檢查。需要強調的是,丙肝的人群呈上升趨勢,它和乙肝一樣,可以導致肝癌、肝硬化的發生,應該得到人們的重視。另外,體檢中心的健康體檢并不是對疾病的診斷,而是讓人們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自身不易察覺的健康隱患,對疾病進行及時的篩檢和預防。市民應選擇有資質的健康體檢中心進行體檢,健康人群至少應每年體檢一次,對于一些有基礎疾病、慢性疾病、家族遺傳史、長期處于亞臨床狀態的人群,應該選擇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體檢項目進行復查。
體檢前應避免劇烈運動
于教授提醒市民,定期的身體檢查就是一張握在自己手中的護身符,市民在體檢前三天要注意飲食結構,宜清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酒禁濃茶,保證血液檢查的指標反映出的是身體平時正常的狀況;體檢前幾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對血糖、血脂和血壓的指標造成干擾;體檢前一天不宜劇烈運動,避免某些身體指標升高。
(記者 陳曦)
(本文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