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調查顯示中國人健康素養低
2009-12-28

調查顯示中國人健康素養低

2009年12月28日 北京科技報

  很多企業為了提高效益,讓員工玩命地加班,造成了員工的生活、飲食不規律。更糟的是,人們將這種工作狀態當成了自然狀態,因此失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忽視了自己的身體。

  □文/本報記者 童岱

  “只有7%的人對肥胖有正確的認識、只有3%的人知道四害能傳播哪些疾病、只有18.7%的人能夠準確理解藥品說明書。”這是首次中國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得出的部分結論。

  12月18日,衛生部公布了這份調查,從總體水平看,我國城鄉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百分比僅為6.48%;也就是說,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備健康素養。

  “這是我國健康教育領域發布的第一個政府公告,也應該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系統界定公民健康素養的政府文件。公告界定的公民健康素養包括了三個方面: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首都體育大學體育教育系教授李相如說。

  2008年6月到8月之間,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受衛生部的委托,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針對居民健康素養狀況的調查。調查以訪談式問卷的形式進行,被調查者是近8萬名15~69歲的居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告訴《北京科技報》,這次調查涉及的健康問題非常廣泛,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較為專業的內容,比如如何對骨折人員進行急救處理等問題。

  如果對71項調查指標的正確回答率達到80%以上,就表明他們具備健康素養。然而結果顯示,具備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素養的人口比例分別為14.97%、6.93%和20.39%。

  “這樣的結果非常令人擔憂,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警覺了。”李相如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國民關注自身健康程度也應越來越高。但我國的現狀是,老百姓并沒有獲得與經濟、社會化程度發展水平相當的健康素養知識。

  據了解,此次調查中,不具備健康素養的人群中還包括了相當比例的大專、本科、碩士,甚至更高學歷的人群。

  “這說明了并非知識水平越高的人,健康素養就越高。”李相如認為,盡管大多數人都明白一些基本的健康常識,例如不抽煙、避免二手煙、定期測量血壓、每周至少做三次超過半小時的運動等,但并沒有遵照這些常識生活。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幾個:首先就是現實的壓力。很多年輕人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工作擔子繁重;其次,個人的健康憂患意識還沒警醒,總認為自己還年輕、還能頂得住。

  此外,健康素養普遍偏低的狀況與居民收入狀況也有關聯。定期體檢、健身、休閑旅游……都是對個人健康的投資。但要辦一張健身卡得花上千元,普通的工薪階層難以承受這樣的消費。

  “人均年收入有3000美元時,健康投資就會在生活消費結構中占據一部分。達到5000美元時,健康就會成為個人重要的投資。但以我國居民的普遍收入來看,要想進行健康投資還有許多現實的困難。”李相如說。“但無論怎樣,也要爭取為自己的健康留一些空間,哪怕每天晚上抽半小時在社區跑跑步都好,也不用花錢。”

  其實在發達國家,公眾的健康素養同樣經歷了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歐美國家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恢復國家經濟建設上。到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經濟發展已經卓有成效。但這時,他們同時發現,國民的身體素質變差了。很多企業為了提高效益,讓員工玩命地加班,造成了員工的生活、飲食不規律。更糟的是,人們將這種工作狀態當成了自然狀態,因此失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忽視了自己的身體。

  從那時起,德國率先開展了“黃金計劃”,向民眾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大家參與健身。隨后,美國、丹麥、瑞典等國都掀起了維護國民健康的熱潮,紛紛開展全民健身的活動。經過幾十年的教育,現在歐美國家的公眾對自身健康已是相當重視。

  “如今,在發達國家,人們非常看重健康的投資。居民每周經常安排固定時間健身的人達到40%~45%,而我國城市人口中的這一比例只有20%~30%。”李相如說,國外的健康教育從小進行,而且范圍非常廣,包括我們比較忽視的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等等。而我們依靠一兩節體育課,不可能全面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

  李相如認為,我國在醫療領域的投入,很多都放在了醫院建設等硬件基礎設施上,對“軟件”的建設遠遠不夠,從而忽略了對大眾的健康意識、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的教育,也沒有讓公眾更多地了解如何判斷身體出現的亞健康、不健康的信號,如何進行干預、康復。

  “國家有關部門應該迅速制定相關的政策了。”李相如建議,首先就是立即對在校學生的健康素養“補課”;對已經工作的人群,應該投放更多的公益性基金進行全民健身和健康素養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健康的認識和憂患意識。其次,還應提高全民對自身健康出現問題后的判斷能力,教會公眾用最合適的方法了解、治療自身的病癥,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手段盡快康復。

  楊功煥告訴記者,此次調查得出的一些直觀數據,可以分門別類建成數據庫,提供給醫療機構,為不同疾病的預防控制、傳染病研究等服務。“有了這一系列數據作為科學依據,國家有關部門才能制定合理、切實、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政策,如在傳染病預防、慢性病預防、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等方面。”

  “無論是通過教育,還是政策,都是為了讓公眾從內心樹立健康理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個人健康素養水平。”李相如指出,上班族一定要認識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到老了才有必要去遵循。人體內的很多器官到了20多歲就已經開始走向衰老,持續的鍛煉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延緩衰老。另外,有必要尋找1~2項休閑體育活動作為自己的興趣點,克服惰性和心理上的疲憊;或者是定期參加郊游活動,讓身心得以放松。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