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癌癥研究所的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聯合推出了一本名為“食物、營養與癌癥預防”的志著,該書由8個國家的16位著名營養學、腫瘤學專家花了3年時間集體編寫而成的。本專著是對近15年間世界各地在此領域的文獻資料進行的總結晶闡述了膳食模式與癌癥的關系以及膳食與癌癥的發生、發展過程的關系,分析了不同部位癌癥與食物和營養的關系,然后描述不同癌癥的危險性與各種膳食成分(食物、營養素)及食物加工的關系,最后根據上述科學依據,提出了一套全球性的預防癌癥的14條膳食準則,其內容如下:
食物供應和進食及相關因素
1·食物供應和進食:攝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營養充分和多種食物品種的膳食,主要選擇植物來源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類和加工度比較低的谷類。
2·保持體重:成年人群的體質數范圍在21-23,因此,個體的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2(m2)]應保持在18.5與25之間,避免體重過低或超重,在成年期體重的增加應限制在5kg以內。
3·堅持體力活動:終身堅持體力活動,如果工作時體力較少,每天應進行1小時,或進行相類似的活動量。每周還應適當安排到少有較劇烈的活動1小時。
食物和飲料
4·蔬菜和水果:全年都吃各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每天量應在400-800g。
5·其它植物性食物:每天吃各種富含淀粉或富含蛋白質的加工較低的谷類、豆類、根莖類食物600-800g,其總能量應占45%-60%,少吃精制糖。
6·含酒精飲料:鼓勵不飲酒或不過量飲酒,如果飲酒,男性每天限飲兩份,女性限飲一份(每份酒的含義為啤酒200ml、果酒100ml、或烈性白酒25ml)。
7·肉類:如果吃肉,每日紅肉(如豬肉、牛羊肉等)的攝取量應少于80g,最好選擇魚類禽類或非家禽動物代替肉類。
8·總脂肪和油類:限制攝入含脂肪較多的動物性食物,攝入適量的植物油,油脂的能量占總能量的15%-30%以下。
9·鹽和腌制:減少食鹽的總攝取量,成人限制在每天6g以下,減少烹調用食鹽和攝入腌制食品。
10·貯存:易腐敗的食物應妥善貯存以減少霉菌。避免吃貯存期長、受霉菌污染的食物。
11·保藏:易腐敗的食物,如不能及時吃掉,應冷凍或冷藏。
12·添加劑及農藥殘留量:建立和監測對食物中食品添加劑、農藥及殘留量和其它化學污染物的限量,保證在規定范圍內的食物添加劑和農藥殘留量不致產生有害作用,在發展中國家尤應注意這方面的臨監測。
13·烹調:不要吃燒焦的食物。避免將肉和魚燒焦,盡量少吃火焰上直接熏烤的食物,鼓勵用比較低的溫度烹調食品。
14·膳食補充劑:采用有利于減少癌癥的危險的膳食模式,而不用膳食補充劑。如果能遵循上述膳食建議,很可能沒必要用膳食補充劑,而且膳食補充劑對減少癌癥危險并無幫助。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