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沒有高血壓就是因為吃了老玉米”、
“白薯能吸收體內的水分、脂肪和毒素”、
“黑木耳能代替阿司匹林”……
網上流傳甚廣的一篇“養生經”,
特別推崇幾種健康食品,
并指出只要多吃某種食品,
就可以預防某種相對應的疾病。
這些食物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嗎?
1、西紅柿加溫才有營養?
流傳說法:吃西紅柿不得子宮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但西紅柿生吃不抗癌,西紅柿有番茄紅素,它和蛋白質結合在一塊,很難出來,只有加熱到一定程度才出來。
正確觀點:西紅柿生的和熟的都有營養。西紅柿里有番茄紅素,這是胡蘿卜素的一種,由于其脂溶性的特點,煮熟后更易被人體吸收。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生西紅柿的營養價值,因為生西紅柿維C含量比熟的更豐富。
2、小米能安眠?
流傳說法:《本草綱目》早就說了,小米能除濕、健脾、鎮靜、安眠。民間還有一套很有意思的說法:農村的老頭老太太不知道什么叫失眠,躺在床上呼呼睡,人家是喝小米粥喝的。
正確觀點:20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載有的半夏秫米湯,是歷代醫家治療不寐的一首經典方劑,其中的“秫米”就是小米,有和胃安神的功效。可取小米9~15克,半夏5克,水煎后服,有燥濕、和胃、安神的功效,適用于“胃不和而臥不安”的脾胃不和失眠人群,但對心肝火旺導致的失眠效果不好。
3、紅葡萄酒抗衰老?
流傳說法:紅葡萄酒能降血壓、降血脂。紅葡萄皮上含有“逆轉醇”,可以抗衰老、抗氧化,常喝不得心臟病,而且可以防止心臟突然停搏。所以紅葡萄酒在國外賣得非常好。白葡萄沒有逆轉醇,很多人是白喝了。
正確觀點:葡萄籽和葡萄皮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很正確。適當喝些葡萄酒也是有益身體的。釀造出來的酒比勾兌出來的酒好,可以適當喝一點,不過一方面不能多喝,另一方面也要因人而異。不同的酒有不同的功效。紅酒對軟化血管、降血脂和降血壓都有一定作用,但在活血暖胃方面,就比不過白酒。
4、蕎麥“三降”,薯類“三吸收”?
流傳說法:現代人都“三高”,蕎麥則具有“三降”功能——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吃蕎麥的人不得胃腸道癌癥,如直腸癌、結腸癌等。另外,白薯、紅薯、山藥、土豆等有“三吸收”——吸水分,吸脂肪和糖類,吸毒素,常吃不易患糖尿病、胃腸道炎癥、直腸癌、結腸癌等。
正確觀點:蕎麥、薯類以及燕麥都是粗糧,適合現代人吃。但薯類既不直接吸收水分,不吸收毒素,也不吸收脂肪。粗糧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一個纖維素分子要攜帶7個水分子,因此粗糧在胃腸道內占據的位置大,停留的時間長,不僅容易有飽腹感,而且有利于清理腸道和排除毒素。
但是,是否得胃腸道癌以及結腸癌,不能完全取決于是否吃蕎麥,至少目前醫學界還沒人作出這樣的研究。
5、黑木耳可替代阿司匹林?
流傳說法:現在一過年,心肌梗死一個挨一個,而且年齡越來越小。這里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高凝體質血稠,就是脂肪高。心肌梗死雖然無法治,但可以預防。有的大夫告訴你吃阿司匹林可以使血不黏稠,不得心肌梗死。但后果是眼底出血,現在很多人眼底出血。我勸大家不要吃阿司匹林。歐洲已經開始吃黑木耳了。
正確觀點:黑木耳無疑是健康食品,對調節血脂、降低血黏度有一定好處,常吃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幫助,而且其礦物質含量也豐富。但是阿司匹林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中的基本藥物,不能用黑木耳替代。而且是否眼底出血和每個人的體質、劑量以及其他用藥有關,需要咨詢專業醫生的觀點。
6、南瓜、苦瓜預防糖尿病?
流傳說法:南瓜能刺激維生素細胞,產生胰島素。常吃南瓜的人不易得糖尿病。苦瓜雖苦,但分泌胰島素物質,常吃苦瓜的人也不易得糖尿病。所以,南瓜、苦瓜一定要常吃。
正確觀點: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傾向和長期的生活方式等,這是一種綜合性的代謝疾病,不可能只因為一兩種食物就影響其發病。
苦瓜里面含有的黃酮類等植物化學物有一定的調節血脂作用,但不能降糖。南瓜對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有一定好處,這是因為其中的可溶性纖維有利于控制血糖,但南瓜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高,如果要吃,就要相應減少米飯的攝入量。比如從卡路里能量的計算來看,1兩米最多可以相當于4兩半的南瓜。
7、綠茶最好,紅茶不保健
流傳說法:紅茶沒有一點保健作用,茉莉花茶也一樣,只是香而已。綠茶含有茶多酚,可以抗癌。日本有研究稱,40歲以上的人都有癌細胞,如果每天喝4杯綠茶,癌細胞就不分裂,即使分裂也要推遲9年以上。
正確觀點:綠茶是好,但紅茶花茶并非一點保健作用也沒有。綠茶有抗癌和抗氧化的作用,綠茶含有氟,不僅能堅固牙齒,還能消滅蟲牙,消滅菌斑。綠茶中的茶甘寧可以提高血管韌性。同時,綠茶的清腸和消食作用也非常強,相對紅茶有較強的刺激性。
綠茶未經發酵,只是炒制、烘干,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比紅茶、烏龍茶保存最多,從這點來說,其保健抗癌作用最強。但不能因此否定其他有益的茶類。臨床上一些脾胃虛寒的人一喝綠茶就胃痛、拉肚子,喝紅茶就沒事,這和綠茶從中藥藥性上講性涼有關系。一般而言,綠茶性涼、烏龍茶性平、紅茶性溫。虛寒體質的人、老年人冬季更適合喝紅茶。
普洱茶、祁門紅茶都屬于經發酵制成的紅茶,在去血脂、去膽固醇的效果上,不比綠茶差。而且紅茶經過發酵,存放時間長,不太刺激,性溫,適用各類人群。
8、牛奶不如豆漿好?
流傳說法:牛奶里含的是乳糖,而全世界有2/3的人不吸收乳糖,亞洲黃種人中有70%不吸收乳糖。豆漿里含的是寡糖,它100%吸收。而且豆漿里還含有鉀、鈣、鎂等,鈣比牛奶含量多。牛奶里沒有抗癌物質,而豆漿里有5種抗癌物質,其中類黃酮可預防乳腺癌、直腸癌和結腸癌。
正確觀點:牛奶所含必需氨基酸、乳清蛋白和人體需求的蛋白最接近;另外,牛奶中的鈣和能量也遠遠超過豆漿。但豆漿也有其優勢,豆漿中的大豆類黃酮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對更年期女性有益,有利于女性的內分泌調整,對皮膚有好處;理論上也能降低中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的發生率。
此外,豆漿的熱量比牛奶低,有助于減肥瘦身。而確實也有相當部分的人不耐受乳糖,喝牛奶后出現腹瀉等癥狀。高血脂者也不適宜飲用全脂牛奶。
豆漿和牛奶都是很有營養的飲料,關鍵是根據不同的體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飲料,嬰兒不能喝豆漿,牛奶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腸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對牛奶不適應,豆漿同樣應少喝;還有的人吃了大豆制品會脹氣,也不宜多喝豆漿。
營養專家表示,任何疾病都不存在靈丹妙藥,保持健康身體的關鍵是良好的飲食習慣——雜食不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