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因吸煙死亡100萬人
吸煙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但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煙草對健康的危害已經被嚴格的科學研究所證實,過去50年,上萬個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證明了吸煙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冠心病、腦卒中等多種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全球70%-80%的死亡與之有關。
目前,全球有11億吸煙者,每年導致近500萬例可以預防的死亡。我國是世界上煙草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分別占全球的1/3以上。我國約有3.5億煙民,根據全國吸煙流行病學調查結果,15歲以上人群總吸煙率為37.6%,男性為66.9%、女性為4.2%,被動吸煙的人約占51.9%,70%的吸煙者不打算戒煙,戒煙者中復吸的比例很高,公眾對吸煙危害的基本知識缺乏了解,我國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近100萬。從1990年到2000年,我國肺癌死亡率每年以5%的速度增長,成為目前腫瘤死亡的第一位死因。
吸煙:花錢買死亡的通行證
有人把吸煙比喻成“花錢買死亡的通行證”,但吸煙的不文明和更大的危害,來自于吸煙者對其他人尤其是親人的無形謀殺。被動吸煙者即便不吸煙,但由于跟吸煙者共有空間,吸入吸煙者吐出的煙(側流煙),尿中的煙堿濃度也會增高。科學調查顯示,側流煙的成分基本與主流煙相同,而且大部分有害成分還比主流煙高。例如,側流煙中致癌物亞硝胺類和苯并芘類分別相當于主流煙的2倍和13倍;煙堿的含量可高出2倍,甚至十幾倍。美國環境保護署向全世界發出的報告中這樣寫道:“吸煙者給室內帶來更大的污染。”據測室內若有一個人不停地吸煙,空氣污染的程度不亞于一個小工廠24小時內允許排出的總污染量。另據科學家分析,如果一個人在有人吸煙的環境中生活1小時,等于吸完4支煙。所以,被動吸煙對健康的損害更為強烈,科學界已確認被動吸煙是人類肺癌的病因之一。
既然吸煙危害了其他人的健康安全,那么它就是一種典型的不文明行為。在美國及許多歐洲發達國家,當眾吸煙被認為是一種粗魯的不禮貌行為,人們會對他嗤之以鼻。其實在我國也有同樣的現象,當你點燃一支煙的時候不妨留意一下,身邊的人尤其是女士是否露出了皺眉等反感的表情?也許你以前從沒注意過,那不過是由于我國煙民數量太過龐大,甚至就吸煙問題形成了強勢群體,從而使煙民們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煙癮:煙民揮之不去的傷痛
據一項國際調查顯示,80%的煙民表示自己想戒煙,但每年只有不超過14%的人能戒掉。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心理治療師焦明銘告訴記者,形成煙癮是由于大腦中有一個被稱為大腦愉快中樞的區域,而成癮正是愉快中樞所進行的一種自我犒賞。焦明銘說,煙癮與藥物癮、毒癮在成癮機制上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大腦愉快中樞受到尼古丁等物質的刺激,使某種分泌物數量增加,從而得到快感。根據國外許多學者的說法,這些內部的犒賞機制比任何環境刺激更有力地影響和控制著成癮。
戒煙:意志力和自信心的最大考驗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戒煙是我做過的最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已經戒了一千次了。”顯然他是在對自己的弱點進行自嘲,但這也正反映了很多人在戒煙中所遇到的問題。對于戒煙的困難,煙民們找出了工作壓力大甚至是控制體重等無數的借口。對此,焦明銘表示,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饑餓感、脾氣暴躁都是尼古丁戒斷可能出現的反應,但這些都是階段性的反應,是可以通過意志力和自信心克服的。
“如煙”
——幫您找到控煙新療法
眾所周知,造成吸煙者成癮的物質是香煙中的尼古丁(又稱煙堿)。長期吸煙的人,身體對血液中尼古丁的含量已經適應。停煙后,由于新陳代謝,血液中尼古丁含量逐漸減少。由于尼古丁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為30分鐘,所以當血液中尼古丁含量低于吸煙的穩定水平時,吸煙者就會產生煩躁、不適應等癥狀,需要補充尼古丁而吸煙,這就是吸煙成癮的原因。
尼古丁替代療法產品的研制開發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第一個尼古丁替代療法產品是力克雷口膠劑,大量臨床報告證明其可解除尼古丁依賴,有效控制尼古丁“戒斷癥狀”,提高戒煙成功率可達33%(停止吸煙一年以上)。
2003年北京賽波特如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尼古丁替代療法吸入劑——“如煙”。它是一種安全無害,高科技創新環保型控煙產品。“如煙”不用點燃、不含焦油和其他致癌物質及有害成分;沒有“二手煙”對他人的危害及對環境污染;無火災隱患 ,可以在各種場合使用。除未成年人、孕婦、尼古丁過敏者和不吸煙的人群以外,所有吸煙者都可以隨時隨地,想吸就吸,享受健康安全的“吸煙”方式。
國際控煙專家楊傳緒教授在談到尼古丁是否有“毒性”的問題時指出:廣義講任何東西都有毒性,例如食用鹽和糖,正常食用時是無毒的,但超過已用科學方法測定的“度”,鹽和糖也是有毒性的。尼古丁也是一樣,實際上少量的尼古丁是人體必須的物質,如在人體維持神經傳導中的作用等,但它是通過其他食品攝入的,如西紅柿中的尼古丁含量就很高,因此大可不必談“尼古丁”色變。
“如煙”根據“尼古丁替代療法”的原理設計了“四步戒煙法”。用小劑量安全性好的尼古丁制劑取代以往從香煙中獲取的尼古丁,幫助吸煙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克服對香煙的依賴。總計25個星期175天,約6個月時間即達到完全戒煙的目的。
戒煙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醫生、家庭和單位都應當從社會、心理、生理等多角度幫助吸煙者完成戒煙。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公眾意識的增強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健康、綠色、環保的吸煙方式勢必成為煙草消費者的渴求。